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金川总校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5小题)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 中子数 B . 质子数 C . 核外电子数 D . 最外层电子数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向分液漏斗中倒入双氧水②向容器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③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气体,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②①⑤ C . ③④①②⑤    D . ④③②①⑤
3、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 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D . 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 . 加入二氧化锰能使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增加 C . 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D . 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
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5.6g食盐,他将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此时得到物质的实际质量(   )
A . 15.6克 B . 15.8克 C . 14.4克 D . 14.6克
6、实验室用装有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的试管a和b分别加热制取氧气过程中,某同学误把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b试管,下面是试管a、b中产生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5 B . 图片_x0020_100006 C . 图片_x0020_100007 D . 图片_x0020_100008
7、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228053781

A . 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 . 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 . 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D . 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8、物质在下列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电灯发光 B . 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C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 .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9、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由图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B .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x等于8 D . 硫原子所形成离子的符号为S2-
10、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 . ③④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 . 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 . ①②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11、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   )
A . 粒子的大小:分子>原子 B .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Al<Fe C . 分子间的间隔:氧气>液氧 D . 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后,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反应后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加热固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2 倾倒液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量取液体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加入酒精
13、药店中有“钙铁锌”出售,其中“钙、铁、锌”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元素
14、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 . 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C .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D .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15、半导体早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产业。下列可用于半导体材料且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1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C . 氧化汞受热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D . 浓氨水挥发﹣﹣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17、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或结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532999855

A . 该实验能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氮气难溶于水 B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 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至刻度线 1 处 D . 该实验可将红磷替换成木炭
1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利用了空气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 B . 二氧化碳的存在使正常的雨水呈酸性,但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 C .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证明了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D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各种电光源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态水分子、液态水分子是运动的,固态水分子是不运动的 B .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C . 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D . 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外的电子上
20、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 )

①可入肺颗粒(如PM2.5)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氮气⑥二氧化硫⑦稀有气体⑧二氧化氮。

A . ①③④⑥⑧ B . ②④⑦⑧ C . ①③④⑥ D . ①④⑥⑧
21、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图片_x0020_100007 ”和“ 图片_x0020_100008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9 B . 图片_x0020_100010 C . 图片_x0020_100011 D . 图片_x0020_100012
22、锶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如果人体缺锶便会出现各种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症状。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上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459303928

A . 锶属于金属元素 B . 锶的原子核外有38个电子 C .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 .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23、下列有关原子与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变成离子,电子层数一定发生改变。 B . 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 . 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D . 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4、如图是一个同学在课外设计的“趣味实验”。他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加在瓶中,你认为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669209348

A . 气球变小,红墨水左移 B . 气球变大,红墨水右移 C . 气球变小,红墨水右移 D . 气球变大,红墨水左移
25、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与元素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它的最外层电子数 B .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 . 两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 .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26、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B .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体中的臭味和色素 C . 生活中,通过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换成软水 D . 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27、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B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 C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D .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种原子的总称
28、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酒和醋的酿造 B . 动植物的呼吸 C . 蜡烛燃烧 D . 食物腐烂
29、下列图标中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15 B . 图片_x0020_100016 C . 图片_x0020_100017 D . 图片_x0020_100018
30、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 . 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 B . 往河流里抛垃圾 C . 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放 D .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
31、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是的( )
A . CO2 B . O C . N2 D . Fe
32、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 .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C . 原子是实心球体,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33、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内含有6个电子和8个中子,则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 12g B . 6 C . 8 D . 14
34、下列化学用语中对数字“2”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
A . 2Fe —— “2”表示两个铁元素 B . 2CO —— “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C . Ca2+ —— “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 SO2 —— “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二个氧元素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②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③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④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⑤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⑥某粒子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25 ,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①③④ D . ②⑤⑥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氟原子
(2)2个钠离子
(3)3个铝离子
(4)3个二氧化硫分子
(5)硫酸根离子
(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氯化钠是由(填名称,下同)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汞(Hg)是由构成的。
3、下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片_x0020_1687281380

(1)氧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2)C粒子属于(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ⅹ=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5)画出下列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Mg2+、S2-

(6)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A Cl和Cl

B Co(钴元素)和CO

C H和He

D 图片_x0020_516130873图片_x0020_398634193

(7)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填字母序号)。

A 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 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 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kg,镓原子的质量为b kg,则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855155505

在此变化中,(填写具体的微观粒子的名称,下同)可以再分,不可再分。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将某暗紫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 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请回答:
(1)写出化学式BCF
(2)写出铁丝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红磷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加热暗紫色固体A的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图1):

图片_x0020_174405145

(1)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填字母,下同).
(2)含有较多的的水叫硬水。
(3)除去水中有颜色和气味的杂质,通常向水中加入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该变化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自然界中的水有硬水和软水,常用来区分,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5)如图2所示为过滤的操作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b

② 该操作还缺少一种仪器,其作用是

③ 除②外再指出图中的一处不正确:

④ 过滤后发现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写一条即可)。

⑤ 小涛同学从趵突泉中取水样过滤,取澄清滤液大约5mL,置于洁净的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慢慢蒸发,水分蒸干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许白色的固体残留,由此说 明过滤后得到的水是(填“纯净物”、“混合物”之一),其原因是过滤后的水中含有杂质.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958121796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a,b,c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检验装置F中 氧气是否收集满,可将放在 ,这是利用了氧气的性。
(3)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

A ①③⑤         B 除④外    C 除⑥外    D ①②③⑤

(4)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6)实验室用装置F制取O2时,应该在锥形瓶中加入(填名称),在长颈漏斗中加入(填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用装置A来替换装置F制氧气,分液漏斗的优点是,以下三套装置可用来测量所得O2的体积的是装置(填序号)。

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三个实验做出分析:

图片_x0020_1727933953

实验一:观察到烧杯A中,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烧杯B的作用是

实验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原因是

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纵坐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金川总校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