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 . 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 .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 . 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2、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B .
C .
D .




3、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编制花环
B . 榨取果汁
C . 点燃蜡烛
D . 切分蛋糕
4、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 . 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 .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元素符号为MO
5、用量筒量取溶液,开始仰视读数为20.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0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 8.0mL
B . 大于8.0mL
C . 小于8.0mL
D . 无法确定
6、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三瓶无色气体的是( )
A . 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B . 闻气体的气味
C . 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
D . 以上方法都不行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 . 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C .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 . 氧气供给呼吸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 . 过氧化氢
B . 二氧化锰
C . 二氧化碳
D . 空气
9、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
A |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 构成它们的原子达到了稳定结构 |
B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物质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D | 水通电分解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A . A
B . B
C . C
D . D
10、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氮
C . 二氧化碳
D . 可吸入颗粒物
11、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 . m–x+2
B . m+x+2
C . m–x–2
D . m+x-2
12、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
A .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 . 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 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1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入固体
B .
取液体
C .
收集氢气
D .
点燃酒精灯




14、生活中接触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物质中的“碘”和“钙”是指( )
A . 分子
B . 单质
C . 元素
D . 原子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16、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本质区别是( )
A . 最外层电子不同
B . 核外电子数不同
C . 中子数不同
D . 质子数不同
1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省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力推火力发电
B . 焚烧塑料垃圾
C . 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
D . 使用一次性木筷
18、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N2
B . H
C . O
D . Cu
19、在“天宫二号”的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6
D . +7
2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C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 .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铁原子;
(2)三个氧气分子;
(3)两个硫酸根离子;
(4)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2、有下列物质,①水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铁粉 ⑤空气 ⑥自来水 ⑦五氧化二磷 ⑧高锰酸钾 ⑨澄清石灰水。
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有;
(2)属于单质的有;
(3)属于化合物的有;
(4)属于氧化物的有。
3、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及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有(填字母编号)。
(2)A~E中表示原子结构的是B和,表示阳离子有;
(3)由序数为8与6号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4、
(1)实验室取用块状锌粒一般选用;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3)量取7.2 mL 溶液,需要合适的玻璃仪器是和。
(4)在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5、安全火柴梗头及火柴盒侧面的物质如图所示,当两者摩擦时,听到嚓一声,看到了火焰、白烟,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生热点燃红磷,火柴梗(主要成分为碳)着火。你知道划火柴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应吗?请用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表示:
(1);
(2)。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有A、B、C、D、E五种元素,A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B、C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D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在军事上可作烟幕弹;E元素的单质可在B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1)用元素符号表示:A,B,D,E。
(2)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
(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2)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净化水,其中能能使混合物变为纯净物的是;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3)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制取装置应选择,若收集装置选用F则氧气从端进入(填“a”或“b”),其验满氧气的方法是。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5)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用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猜想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
(1)(提出猜想)猜想1:水
猜想2:;
(2)(设计实验)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①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
③称量反应前后黑色固体的质量不变;
(3)(实验现象)在②中的现象是;证明该液体是。
(4)(实验结论)黑色粉末在此实验的反应中起作用,原猜想(填1或2)成立。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博士和日本化学家野佐良治教授以及美国化学家沙普利斯教授,以表彰他们对催化不对称合成的重大贡献。环氧化(R)丙烯醇(化学式为C3H6O2)是沙普利斯教授应用不对称合成技术合成的一种重要物质。该物质用于生产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计算:
(1)一个C3H6O2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2)C3H6O2的相对分子质量;
(3)C3H6O2
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4)求3.7g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