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市三美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蜡烛熔化
B . 积雪融化
C . 纸张燃烧
D . 汽油挥发
2、将15gA、10gB、9gC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A剩余3g,B增至25g,C已消耗完,并有气体D放出,则D的质量为( )
A . 9g
B . 16g
C . 34g
D . 6g
3、下列物质都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 . N2 SO2 CO
B . SO2 CO NO2
C . CO2 CO NO2
D . N2 SO2 CO2
4、超市有“加铁酱油”出售。这“铁”指的是( )
A . 铁元素
B . 铁原子
C . 铁单质
D . 铁离子
5、南宁市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下列做法与“创城”活动不符合的是( )
A . 出门佩戴口罩
B . 垃圾分类投放
C . 推广分餐公筷
D . 多开私家轿车出行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试管中加入颗粒固体
C . 试管中液体加热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我们要节约用水,走“人水和谐”的绿色发展道路。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尽量缩短用水时间,随手关闭水龙头
B . 为节约经济成本,工厂将污水直接排到河的下游
C . 组织志愿者进行爱水护河环保活动,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D . 衣物尽量集中洗涤,洗涤剂要适量投入,避免过多漂洗
9、氧化铝(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6
B . +3
C . 0
D . ﹣2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水结成冰—一分子停止运动
B . 氢气和氧气生成水一一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 .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一一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 . 1体积水和1体积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一—分子间有间隔
11、“
”和“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12、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水银、氯酸钾、海水
B . 冰、二氧化碳、洁净的空气
C . 液氧、氧化汞、碘盐
D . 铜、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13、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
A . 原子的种类
B . 分子的种类
C . 元素的种类
D . 物质的状态
14、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 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 . 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 . 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D . 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15、对化学方程式“
”的读法错误的是( )

A . 在点燃条件下,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 . 在点燃条件下,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 . 在点燃条件下,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D . 在点燃条件下,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16、华为公司研发了一种以甲醇CH3OH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1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X的化学式是( )
A . O2
B . CO2
C . CH4
D . H2O
17、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 .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D . 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18、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因为很多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所以氧气有可燃性
B . 因为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 因为氢气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均要检验纯度
D . 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19、在反应
中,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1。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 . 2.3g
B . 3.6g
C . 4.2g
D . 6.5g
2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B . 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C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 . 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双氧水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用数字、化学符号填空。
(1)硅原子。
(2)亚铁离子。
(3)铵根离子。
(4)2个氮分子。
(5)-2价的硫元素。
2、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填仪器名称)。
(2)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朝向。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4)铁丝燃烧的实验在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目的是。
(5)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问题:
(1)写出X的元素符号。
(2)画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13号元素和17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时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简单离子表示为。
4、人体摄入维生素C不足会引起坏血病,缺乏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维生素C片来补充。已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 请回答:
(1)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所含原子总数为个。
(2)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
(3)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4)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352克维生素C与克C6H12O6中氢元素质量相等。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为
28.6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5)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④水
装置:
(1)仪器a的名称为,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必须。
(2)若小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她选择的药品应为(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若改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b”或“c”)。
(4)乙炔(C2H2)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无需加热。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3、骗子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而科学可以给我们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有人提出使用“高科技的催化剂”可使水变成酒精。那么水究竟能不能变成酒精呢?同学们学习了水的组成知识后,就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揭穿这个骗局。
(1)实验一:按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如果a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12mL,则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mL。
(2)电解水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3)实验二:探究酒精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实验结论 |
点燃酒精灯,首先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 |
过一会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
酒精燃烧有生成 |
酒精中一定含有元素。 |
再取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 |
|
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
(4)(小结)综合上述实验一、二可知,通过加入催化剂,水(填“能”或“不能”)变成酒精。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G是无色气体,绿色植物可将气体G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E、F是黑色固体。D在气体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H、F。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B。
②B→G。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今年国庆假期,小美从邕江带回一瓶浑浊的河水,她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仪器为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
(2)操作②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
(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通过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4)请你列举一条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做法。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将干燥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20g放到发生装置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原混合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