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共7小题)
1、
如图所示,在使用相同的钩码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A处悬挂钩码的个数是(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6个
2、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A .
B .
C .
D .




3、机动车的驾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
A . 突然启动
B . 车速太快
C . 紧急刹车
D . 车速太慢
4、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收音机旋钮上所刻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 . 汽车刹车过程中,地面对汽车的摩擦是有益的
C .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所受摩擦越小
D . 接触面积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
5、以下各图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B . ②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C . ③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球的运动方向
D . ④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 . 重力是物体本身产生的力
C .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D .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7、如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共7小题)
1、小明、小芳、小李同学骑自行车向北运动,其中小明、小芳速度相同,小李骑得最快,以小芳同学为参照物,路旁树木向 运动,小李向 运动,(填向北或向南),小明处于 状态(填运动或静止).
2、正在空中运动的物体,除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外,还受到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若该物体的质量是1kg,则这个力的大小。
3、如图中(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如图(c)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 的.
4、如图所示是人在步行前进时的情景.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填“前”或“后”),所以对人前进来说,摩擦力是 力(填“动”或“阻”).鞋底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5、如图所示的常用工具中,它们的物理模型都是。在这些工具中,省力的是,费力的是(填序号)。
6、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车厢内靠左侧窗口的乘客,突然感到座椅靠背向前压了自己一下,是由于;当汽车刹车时,身体将向倾(填“前”或“后”),当汽车向左拐弯时,身体将向(填“左”或“右”)倾.
7、直接用手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上拉起50N的物体,所需拉力大小是N;如果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下降,所需拉力大小是N;如果这个物体匀速向下降过程中受到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它的运动状态(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三、作图题(共7分)(共3小题)
1、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通过支点O撬起石头,画出石头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以及力F的力臂l。
2、如图所示是正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3、如图,重为80N的重物,绳子最多只能承受30N的拉力.为了将重物顺利地提升,请画出绳子在滑轮上的正确绕法.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共3小题)
1、如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 ;如果杠杆的右端向下倾斜,平衡螺母应向 端调节(选填“左”或“右”).
(2)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 个相同的钩码.
(3)在(2)杠杆平衡的基础上,将A、B两处钩码同时减去1个,那么杠杆 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4)若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拉动改为逐渐倾斜时,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2)甲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绳和吊盘连成了图中的装
置。当在右盘中放入重10N的物体,在左盘中放入重4N的物体时,木块恰好沿桌面匀速滑动,则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是 N。
(3)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这一装置能够 和减少 的特点,使实验效果更好。同时,通过改变 来改变拉力F1和F2的大小。
(4)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立即发生转动。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 。
3、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本试验中探究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要对进行控制,要分别探究它们对摩擦力的影响.
(2)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每次都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通过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比较.
(3)该小组通过实验获得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分析甲、丙两次实验,你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甲、乙两次实验,你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序号 | 接触面 | 压力/N | 滑动摩擦力/N |
甲 | 木块与木板 | 4.0 | 0.8 |
乙 | 木块与木板 | 5.0 | 1.0 |
丙 | 木块与砂纸 | 4.0 | 1.2 |
(4)实验中改变摩擦力的方法是.
(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水平滑动时,每次都使木块做运动.
(6)丁实验中,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N.
(7)比较乙、丙两图,你能得出正确结论吗?(填“能”或“不能”).
(8)该同学冬天在上学路上发现有人在结冰的路面上撒些沙子,路面就不怎么滑了,这种做法的道理和本实验中两图实验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一致.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共2小题)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转动摩擦.重物G=200N,每个滑轮重25N.求
(1)当绳自由端拉力F为 多少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
(2)若物体上升了10c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了多少距离?
2、一列火车长300m,完全通过一个长1500m的隧道,用了90s,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0m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8分)(共3小题)
1、
如图1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
(1)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方法是: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 , 由静止开始下滑.
(2)怎样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呢?方法是:转换法,比较小车放在不同表面上 .
(3)怎样得出“小车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做 运动.
(4)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运用了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图2声现象的探究中运用该方法的是 (选填字母)
2、
(1)大人与小孩分别乘坐同一辆自行车,则自行车坐垫弹簧压缩程度大的是,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如图所示是同样大小的两个力作用下所出现的情形,请提出一个问题:?你发现的规律是.
(3)观察一下我们日常用的洒水壶,如图所示,请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把手,这说明.
3、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小东在研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时,分别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通过分析图1、图2和图3,可得出:使用定滑轮可以但不能;
(2)通过分析图1、和图4,可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不能;
上图甲和乙都是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但是它们有不同点。请回答:
(3)甲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而乙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滑轮组更省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