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五四制)河口实验中学、义和镇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  (  )

A . 一定是物理变化 B .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 . 一定是化学变化 D .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小军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实验时,向热的面粉糊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 . 向老师请教 B .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 .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D .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3、用托盘天平称取5.6克某药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则需要(   )
A . 继续添加药品 B . 减少砝码 C . 取走部分药品 D . 向左移动游码
4、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5、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下列关于化学试剂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2g B . 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 试管水,振荡后倒掉 C . 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mL~2mL D .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
7、化学实验中的很多操作与生活中的做法或习惯有相通之处,下表中的实验操作与生活习惯或做法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做法或习惯

实验操作

A

倒开水时取下热水瓶的瓶塞倒放在桌上

取用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

B

用嘴吹灭蜡烛

用嘴吹灭酒精灯

C

挤压塑料眼药水瓶让眼药水滴入眼中

挤压取液后的滴管橡胶帽让药液滴入试管中

D

超市中商品分类摆放,标签向外

实验室药品分类存放,标签向外

A . A    B . B    C . C    D . D
8、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953601138 B . 图片_x0020_1042533497 C . 图片_x0020_565730440 D . 图片_x0020_1269274714
9、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先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 8mL B . 大于8mL C . 小于8mL D . 无法判断
10、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671733426

A . 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 .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 . 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 . 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11、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使用胆矾做原料。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 . 制法 B . 物理性质 C . 化学性质 D . 用途
12、观察酒精灯燃烧时,小明描述的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   )
A . 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 B .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 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石灰水变浑浊 D .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 B .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 C . 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 D .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14、“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 图片_x0020_100005 ”表示氢原子,“ 图片_x0020_100006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7 B . 图片_x0020_100008 C . 图片_x0020_100009 D . 图片_x0020_100010
15、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 小分子团水的化学式为H2O C .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运动 D .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16、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如图)正确的是(   )
A . 过滤 图片_x0020_100011 B . 称量10.05g固体 图片_x0020_100012 C . 蒸发溶液 图片_x0020_100013 D . 滴加液体 图片_x0020_100014
17、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灭菌→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取水 B . 过滤 C . 吸附 D . 灭菌
18、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9

A . 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 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量不变
19、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不符合题意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砝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食盐的质量为(   )
A . 15g B . 14.5g C . 15.0g D . 14.0g
20、下列仪器可以真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①量筒   ②试管   ③燃烧匙   ④蒸发皿 ⑤烧杯   ⑥烧瓶

A . ⑤⑥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②③⑤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任写一条);化学性质是      ;酒精的用途是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4)给固体加热的时候,应先对试管      ,再集中在盛固体部位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      
(5)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如图),约1~2s后取出,可观察到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因此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      

图片_x0020_239712229

2、根据下图所示仪器回答:

图片_x0020_100021

(1)写出A、D、F仪器名称:A为;D为;F为
(2)用上述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②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3)量取液体应使用(填上述仪器编号)读数时视线要跟保持水平。上图H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mL。
(4)夏欣同学欲给液体加热时,他加热了一会儿,却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条条)
3、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请解释:
(1)校园紫荆花开时,会闻到香味,请从分子的基本性质角度解释该现象:
(2)大量可将的液化气压缩到钢瓶中,请从分子的基本性质角度解释该现象:
(3)水是重要的资源,硬水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生活中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新冠疫情以来在公众场合要求佩戴口罩,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
(5)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性,该过程属于(选择“物理”或“化学”填空)变化过程。
4、通过学习,我们对于水及水资源有了全新的认识
(1)自然界中的水几乎都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对于“既浑浊又恶臭”的脏水,我们也可将其变成纯净物.其步骤主要有:①静置沉淀,②加明矾,③过滤,④吸附,⑤蒸馏,这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将其变为较纯净的水.a在步骤②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b在步骤③中,缺少的仪器,它的的作用是,过滤时发现过滤缓慢,原因可能是(任写一条,下同);若经过操作③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请指出该图中一处明显的不正确

图片_x0020_100022

5、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请按照要求为下列物质分类: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蒸馏水     C氧化镁    D硬水     E液态氧气    F冰水混合物

(2)下列各图中“ 图片_x0020_100023 ”和“ 图片_x0020_100024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图片_x0020_100025

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

B滴瓶上的滴管用过后,不经清洗直接放回原瓶

C振荡试管内溶液时,用手腕力量摆动,不可上下颠动,以防液体溅出

D称量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固体时,应在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白纸

E过滤液体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F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G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必须垫石棉网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341102524

(1)电解水时,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此实验使用的电应是      电(填“直流”或“交流”)。
(2)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结合示意图分析水的电解过程: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      ,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      

图片_x0020_340923435

(5)小红同学对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她完成表格:

实验步骤

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

实验现象

发出      火焰

小烧杯内壁有水雾

实验结论

放出热量,说明此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把化学能转变成了热能

      生成

备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1)(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2)(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①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手摸烧杯壁感觉发热。

②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4)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填“1”或“2”)正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五四制)河口实验中学、义和镇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