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看拼音,写字词。(共2小题)

1、按拼音写词语

弟弟一边吃着dié      子里的花生米,一边在我的耳边xù xù dī yǔ      ,向我zī xún      有关写gǎo      的问题。

2、按拼音写词语

海面上,bō tāo nù hǒu       ,yú      夫xiān      开门帘望着外面,开始mán yuàn       这样的鬼天气,感觉这几天特别dǎo méi      ,一直没机会出去打鱼,也不禁为家里的生活开始yōu lǜ       起来。

二、词语天地(共3小题)

1、照样子,写词语。

①自作自受(ABAC式)                

②心惊肉跳(形容非常担心、害怕的词语)               

③浏览(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2、词语搭配。

陈设               的睡眼

      的海浪    扫得        

      的树干     生活      

      地想           的绿毯

3、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下列人物的高尚美德。

周总理:            

桑娜:            

看林人:            

三、句段长廊。(共3小题)

1、写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①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这句话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②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句话中省略号的用法是      

③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这句话中省略号的用法是      

2、按要求写句子。

①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②汹涌澎湃的海浪像                      一样拍击着海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③仿照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白桦林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3、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穷则独善其身,      

鞠躬尽瘁,      

赞美人物品质高尚的名言:      

四、课文回顾。(共5小题)

1、《一夜的工作》主要从周总理的            这两个方面,为我们刻画了周总理的崇高形象。文中两次出现“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是采用      的手法,抒发了      (作者)      的感情。

2、《穷人》主要采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和      的方法,写出了桑娜和渔夫      的品质。

3、下列不能反映桑娜一家人“穷”的是( )。

A . 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 B . 桑娜的丈夫出海打鱼只是一种乐趣,寻求一种刺激 C . 桑娜自己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4、从《白桦林的低语》中的“      ”这句话,我感受到了看林人对工作的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从“      ”这句话,我感觉林业工人能够苦中作乐,从枯燥的生活中发现诗意。

5、“如果名人是金字塔的尖顶,他们则是塔身和地基”这句话中的“尖顶”指的是      ,“塔身和地基”指的是      ,这句话赞美了      

五、口语交际(共1小题)

1、口语交际

这么多年,究竟帮助了多少学生,阿里木已经记不清了。可以这么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处处都有阿里木资助过的对象。这位“草根慈善家”还拿出积蓄,在贵州大学与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据说每串羊肉串可以赚3毛钱,阿里木迄今捐出了15万元,相当于烤了50多万串羊肉串。

读了上面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2小题)

1、阅读理解

(一)穷   人(节选)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把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2)渔夫“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      。从“总能熬过去”我体会到了      

(3)“桑娜一动不动”是因为      。连续两个“你怎么啦?”表达了渔夫      的心情。

(4)想一想:当桑娜的丈夫看到帐子里的两个孩子时,他会说些什么?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五十余年义务修路,八旬老人情洒山乡

    李子沟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唯一通往外界的就是这条依沟而建的8千米长路。50多年来,陈万元老人不知在这条老路上走过多少次,他把精力全部倾注在从苟家磨到云雾山的出山农路上,一干就是50余年。长年累月地修路,唯一陪伴他的只有一把铁锨、一个背篼、一把锄头等简陋的工具,路不平了他背土垫上,路基垮了他背石块砌起。面对家人的埋怨、村民的冷嘲热讽,他只是淡淡地一笑,依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那一年山洪暴发,路基冲毁,陈万元老人光着脚丫把河里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搬到路中间,砌成路基,路修好了,可是河水冲进对面自家的责任田里,淹没了农田,损失的小麦至少有两百多斤,这对于一个以种田为主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陈万元看着自己补修的路依然完好,心里还是踏实了许多。2005年腊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由于浓霜太重,导致路上车辆打滑无法行驶,陈老从早上4点起床就开始背土铺沙,整整用了6个多小时才保证了这条路的畅通。南部山区土质松软,路埂塌陷十分严重,他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修补着……在这条8千米的长路上没有人统计过他付出了多少心血,留下了多少汗水,但他瘦小驼背的身影,浓重而深邃的皱纹和一层又一层的老茧记录了他历经的沧桑。

    就这样,陈老一干就是53年,他用自己平凡的事迹,谱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1)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陈万元老人?请你写两个。

               

(2)展开想象说话。

文中说“面对家人的埋怨、村民的冷嘲热讽,他只是淡淡地一笑”。想一想:家人会埋怨他什么?村民们又会如何嘲笑他呢?请你分别写一句。

家人的埋怨:      

村民的嘲笑:        

(3)判断。

①“一把铁锨、一个背篼、一把锄头”中的三个“一”,写出了陈万元修路工具的简陋,说明他修路面临的困难之大,更加突出了他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依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中的“自己想做的事情”指的是去种田。

③“平凡的事迹”指的是他50多年来始终坚持修路。“不平凡”说的是他能够如此坚持,如此无私奉献,让自己的一生变得富有光彩。

(4)短文的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陈万元老人修路中的两件事,请你简单地概括一下。

第一件:      

第二件:      

(5)请你引用一句有关奉献的名言,写几句话赞美一下陈万元老人。

七、习作百花园(共1小题)

1、想一想:桑娜收养西蒙的孩子以后,他们家里的生活会如何呢?这两个孩子在他们家里生活得如何呢?请你展开想象,续写《穷人》,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