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龙王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2、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a 加热试管;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向试管中装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 停止加热;f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 bcadef
B . abcdef
C . bcadfe
D . abcdfe
3、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C . 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
D . 甲醛是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
4、现有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 )
A . 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B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5、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 火烧赤壁
B . 凿壁偷光
C . 司马光砸缸
D . 铁杵磨成针
6、下列生活中的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食品袋内防腐的氮气
B . 自来水
C . 碳酸饮料
D . 空气
7、用量筒量取10 mL水,采取仰视读数,则实际取水量为 ( )
A . 10 mL
B . 小于10 mL
C . 大于10 mL
D . 无法估计
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 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 .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D . 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9、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是( )
A . SO2
B . CO2
C . 臭氧
D . CO
10、相同数目的水(H2O)分子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它们具有相同数目的( )
A . 氧气
B . 氧原子
C . 氢原子
D . 氢分子
11、认真分析元素周期表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B . 除第一周期外,其余的周期开头的总是金属元素
C .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9个周期
D . 每一周期的结尾总是稀有气体元素
12、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0
B . +3
C . +4
D . +5
13、下列做法,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 .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B . 在水中放养鱼虾
C . 将生活污水通过下水道排放到附近河流中
D . 向农田里施用大量的农药、化肥
14、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下列哪一种(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氖气
D . 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氢磷硫钠氯碳铁镁。
(2)四个氮原子两个镁离子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2、以下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四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③元素它属于。(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该微粒的离子符号为。
(3)在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其中y=。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实验。
(1)若在Ⅰ中加入浓氨水,Ⅱ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对该现象的解释是。
(2)若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在Ⅱ中加入一种无色液体,Ⅰ中加入一种黑色固体和液体(液体过量),迅速塞紧橡胶塞,观察到Ⅱ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写出一组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药品,Ⅰ中:,。某同学在观察到Ⅰ中仍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打开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a,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集气瓶中预先加入水的作用是。
(2)图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1/5,可能原因是。
(3)图3操作中玻璃棒起作用,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写一条即可)。
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收集氧气应该用法或法。该兴趣小组若要在收集的氧气中做硫燃烧的实验,则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要,其作用是。若他们在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的燃烧,实验时等铁丝下面系的火柴快要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3)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如果没有合适选项请选E并在方框中画出合适的装置)。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所涉及物理性质有。
(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和。
(3)对蜡烛燃烧火焰进行了以下探究:点燃蜡烛,将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取出,可以看到火焰的焰心处未变黑,而外焰处变黑,这证明温度高(填外焰,内焰或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