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育新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 . 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 . 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D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2、空气成分中,常充入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水蒸气
D . 稀有气体
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面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氧化汞由汞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 . 生成汞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4、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使用了高效能的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氧是无色的液体
B . 氧气液化时氧分子体积变小
C . 氧气是一种高能燃料
D . 氢气燃烧产物不会产生污染
5、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
B . 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 .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 .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
B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2、NO2等
C .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 . 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7、硒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如图,甲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硒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
B .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 . 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 .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8、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 . 2S表示2个硫元素
B . O3表示3个氧原子
C . 3Fe2+表示3个铁离子
D . 氦气的化学式是He
9、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量取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加热液体
D . 倾倒液体




10、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 . 极难溶于水
C . 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 . 具有可燃性
1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B . 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 .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1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B . 单车出行,健康环保
C . 露天烧烤,享受生活
D . 种植花草,美化家园
1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葡萄风干成葡萄干
B . 葡萄榨成葡萄汁
C . 葡萄酿成葡萄酒
D . 葡萄脱皮
14、槲皮素(化学式C15H10O7)是东营盐碱滩上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茶棵子”的主要成分,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用“茶棵子”叶泡水喝具有一定降压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槲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10:7
B . 槲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C . 槲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2g
D . 槲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5、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 . 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C .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
D . 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
1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m | 8 | 6 |
反应后质量/g | 4 | 待测 | 28 | 2 |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 . 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甲和丁
C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观察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部分)。
(1)图甲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元素符号)。
(2)图甲中,属于金属阳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
(3)图乙中,X的值为。
(4)C和D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请结合图示,从微观的角度谈一下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3、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加入进行验证。
(2)如图中,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
A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 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C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4、化学科学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氯(Cl2)是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杀菌消毒的常用物质。在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
MnCl2+Cl2↑+2R , R的化学式为;实验中MnO2可以用KMnO4、KClO3等物质替代,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
A 为省工省时,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B 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实现垃圾变废为宝
C 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新能源 D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如图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2)第8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填序号)。
A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
B 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 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某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是,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某同学在进行该操作时发觉速度很慢,则可能的原因是,若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原因是。(写一条即可)
(2)操作②过程中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可以加入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生活中降低水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4)许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试举一例水在实验中的用途。
2、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1)写出标号①和③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一瓶氧气,用于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则需要的装置组合是(在a﹣f中选择)。写出产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则发生装置应选择 ,还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3)e、f中的导管均应接近仪器②底部,是为了。
(4)若将g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则应将(填⑤或⑥)与发生装置相连。
(5)a、b装置中试管口都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我们接触到了以下几个实验,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有一个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序号)。
(2)实验A中观察到现象: ,当实验结束后发现小气球与初始状态相比 (填“相同”、“变瘪”或“膨胀”);实验A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C中,可观察到银白色铁钉表面析出 色固体,溶液由 色逐渐变为 , 色,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B的现象是反应后称量所得各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和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反思: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 的容器中进行。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将1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待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物为10.2g,请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2、乳酸(C3H6Ox)是一种重要的体内代谢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求:
(1)x的值为;
(2)每个乳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3)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180g乳酸中含碳元素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