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育华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夯筑土屋    B . 结绳记事 C . 磨制石器    D . 烧制彩陶
2、“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元素    C . 金属    D . 维生素
3、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
A . 防止水龙头滴漏 B . 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 . 使用节水器具 D . 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4、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铷单质具有导电性 B . m的值是37,n的值是1 C .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 .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5、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烯。下列有关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B . 该物质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 . 它是一种单质 D . 它是一种化合物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加入固体 C . 倾倒液体 D . 收集氢气
7、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关于空气中的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的燃料 B . 氮气可用于制作各种电光源 C . 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但是会加剧温室效应 D .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氮肥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所以镁元素和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因此该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 .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9、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O3 B . CO C . Ne D . NO2
10、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横坐标均为反应时间)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片_x0020_2018210888 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 B . 图片_x0020_127097233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图片_x0020_2026524334 表示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D . 图片_x0020_1875763532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二、选择填充题(共5小题)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意义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SO2 ②2NH3 ③S2- ④Ca2+ ⑥N2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⑤⑥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填序号)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Zn

B.SO2

C.NaCl

D.

3、2020年3月26日,科技部长徐南平指出,我国已经筛选出磷酸氯喹、法匹拉韦、可利霉素等药物在临床中显示这些药物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其中磷酸氯喹的化学式为C18H32ClN3O8P2 , 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磷酸氯喹属于氧化物

B.一个磷酸氯喹分子含有64个原子

C.一个磷酸氯喹分子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构成

D.磷酸氯喹分子中碳、氢、氮三种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

4、将一定质量的X(某纯净物)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冷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物质

X

O2

H2O

CO2

N2

反应前质量/g

m

12

3

3

1

反应后质量/g

0

0

12

14

1

A.氮气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C.无法判断X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D.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5、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操作

A

NaCl溶液(Na2CO3)

足量稀盐酸

B

N2(H2)

通入氧气,点燃

C

MnO2 (KCl)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aO (CaCO3)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二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得化学式是
(3)三个磷原子
(4)氧离子的符号是
(5)请标出碳酸铵((NH4)2C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6)显正三价的铝元素
2、研究和探索物质间的性质,总是建立在宏观与微观之间,现有下列图示:

图片_x0020_904560417

(1)若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则C与D的质量比是:(最简整数比)
(2)若C是氧化物,且A、B、C的分子个数比4:7:4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我国口罩日产量从2月初到2月底实现了由不足千万到亿的突破。医用外科口罩以聚丙烯((C3H6)n)为主要原料,对细菌、病毒有很强的阻隔作用。聚丙烯((C3H6)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4)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3、生活处处是化学,小涛在育华学校愉快的一天也同样充满化学知识。
(1)起床后,小涛测量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
(2)课间,小涛同学在打水的时候,无意间观察了直饮水机旁的水质报告,部分表格如下:

检测项目

色度

<15度

臭和味

无异味,异臭

总硬度(以CaCO3计)

4.2mg/L

小涛同学想要了解直饮水机中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加入(填写试剂名称);通过化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通常用:

(3)表格中的臭和味主要是通过活性炭去除,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4)下午体育课时,不小心手蹭伤,校医给与了一瓶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消毒,请同学们从微观角度思考,为什么过氧化氢可以消毒而水不可以(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四、综合题(共5小题)

1、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图片_x0020_1916161487

(1)操作①(填操作名称);
(2)完成操作③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一种即可);
(3)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写化学式)
(4)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A-H是初中化学15单元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F、G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F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A、B、E为氧化物,B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A、B组成的元素相同;G为一种蓝色溶液,H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金属,H与C反应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根据下图相互转化关系,完成以下填空,(箭头表示物质的转化,连线表示物质相互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物质F的一种用途:
(2)①H-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G→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A→C的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浓H2SO4具有吸水性

图片_x0020_1952032979

(1)图A中仪器a的名称:;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填序号)。
(2)欲制取干燥的O2 , 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填序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填“a”或“b”)端相连。
(3)为了准确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通过将多功能瓶(G装置)中的水压入量筒,通过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即可判断氧气的体积。

下列哪些原因可能导致测量氧气的体积偏大 (双选)

A 导管伸入量筒底部

B 导管中残留部分水

C 氧气受热膨胀

D 装有植物油的多功能瓶漏气

E 少量氧气溶于多功能瓶的水中

(4)在翁老师编写的《指尖上的魔法化学》趣味实验书中有这样一个魔法实验,“神奇的烟灰”:现称取两份34.2g蔗糖,不加烟灰那份蔗糖不能点燃,加烟灰后方能点燃,你觉得此处烟灰起作用。
4、某混合物中可能存在:碳酸钠、铝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已知铝和稀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NaOH溶液能够完全吸收二氧化碳,且该反应无明显现象。已知浓H2SO4具有吸水性。
(1)取样,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2)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产生的气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矾认为该气体可能是a.H2;b.;(写化学式,只填一种物质)c.CO2和H2的混合气体。

(2)(实验设计)小矾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图片_x0020_1093411565

(实验现象)丁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氧化铜粉末;写出丁装置中试管中的氧化铜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甲、乙装置交换位置,(填“能”或“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CO2 , 理由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c正确。

(3)(总结与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矾做出如下反思:加入稀盐酸后,需要“禁止明火”,其原因可能是
5、育华化学社的同学对某膨化食品包装袋内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在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可能是

②镁能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沉淀Mg(OH)2 , 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2)(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

猜想1:SO2;        猜想2:CO2        猜想3:N2

(实验设计)实验一:小涛同学说,不需要通过实验就可以判断猜想1不正确,原因是:;小矾同学通过实验确定猜想2和猜想3,为此收集了两瓶气体,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实验。

(3)实验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其中一瓶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①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猜想2不成立

①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另一瓶气体中燃烧

②完全反应后取少量固体物质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并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②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

③    酚酞溶液

猜想3成立

(4)(交流讨论)试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拓展延伸)已知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为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则生成物的质量可能是()双选题

A 19.5g

B 18.3g

C 24g

D 16.5g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小涛同学为了判断家中某苏打粉样品是否为伪劣产品,于是使用稀盐酸来测定其含量:已知苏打粉样品中的成分只含碳酸钠和氯化钠。他将20g苏打粉样品倒入锥形瓶中,加入200g的稀盐酸溶液,已知稀盐酸溶液过量,氯化钠易溶于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逸出。充分反应后测出锥形瓶中混合物物质的质量为215.6g。

右侧方框为标签;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202347785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请用“六步法”计算)
(2)请根据标签判断该苏打粉样品是否合格(填写“是”或“否”)
(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一共有质量的氯化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育华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