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郑州三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图示中的“不符合题意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液体喷出
B .
污染试剂
C .
酒精溅出
D .
读数偏大




2、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中,镁带要经打磨,用坩埚钳夹持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把红热的木炭迅速放入集气瓶底部
D .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并在通风厨内进行
3、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关于这三个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需要加催化剂
B . 都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 . 都生成氧化物
D . 生成等量的O2消耗KMnO4的质量最大
4、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分子的种类 ⑦原子的质子数
A . 只有②④⑤⑥
B . 只有①③④⑦
C . 只有①④⑥
D . 只有①③⑤
5、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 .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 . ①④是同一周期的原子
D . ②③形成的化合物是分子构成的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 |
A.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C.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 | D.将一定量的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A . A
B . B
C . C
D . D
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食物腐烂
B . 汽油挥发、胆矾研碎
C . 粮食酿酒、铁锅生锈
D . 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水、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 . 氯化钠、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C . 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D . 氧气、白磷、硅等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9、我们吃的加碘盐、富硒大米,这里:碘、硒是指(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单质
10、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氢气、冰水混合物、石灰水
B . 水银、铁水、海水
C .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空气
D . 铝箔、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11、科学家屠哟哟因提取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C . 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分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 . 青蒿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5:22:5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氢气还原氧化铜
B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 . 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D .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1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碳和氮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 .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
D .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4、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 .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 . 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化学性质趋于稳定
D . 镁原子与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因此化学性质相似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铜离子2个碳酸根离子氯化铵。
(2)标出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2个硝酸根离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三种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2)等质量的三种金属,所含原子数目由多到少依次是(填元素符号)。
(3)这三种原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电解水时,连接电源正极端和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化学方程式为。
4、在点燃条件下,某物质R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R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
反应前质量:克 |
4.6 |
12.8 |
0 |
0 |
反应后质量:克 |
0 |
3.2 |
待测 |
5.4 |
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小金同学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时,发现反应后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请回答: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写出一个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6、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黑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碳原子。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基本反应类型为。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这个示意图,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在“4A+5B=4C+6D”的反应中,已知17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30g物质C和27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2、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甲生成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2)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3、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检验一瓶氧气收集满了?
(2)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的原因是什么?
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装置C比B的优点是。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回收二氧化锰,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
(4)实验室用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氯化钙、水。写出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他选择的制取装置为,(从A—F中选),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画图补全G装置。
(5)将61.8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等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42.6克固体物质物质,请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