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
A . 0℃ B . 37℃ C . 42℃ D . 100℃
2、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3、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A . 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 B . 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C .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 D . 探究两个阻值为2R的电阻并联时的电阻特点,可用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来代替
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 经过3秒,两车相距可能为4米 B . 经过3秒,两车相距一定为1米 C . 经过3秒,两车相距可能为7米 D . 通过8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多4秒
5、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指在“0”刻度线,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路中故障可能是(  )

A . 电流表断路,或开关S接触不良 B . 灯泡L1的灯丝断了,或L1的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C . 电流表断路和两个灯泡灯丝都断了 D . 从M点开始,经过灯泡L2到N点的这一段电路中有断路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在容器底部分别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A、B,现在容器中倒入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待液体静止后发现容器中的液面h、h不相平,若容器底都受到液体的压强为分别p、p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h>h , 则p=p B . 若h>h , 则p<p C . 若h<h , 则p=p D . 若h<h , 则p<p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本市家用电冰箱的额定电压为      伏,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多少用      表测量的。电冰箱与微波炉的连接方式为      联(选填“串”或“并”),
2、滑雪时雪橇滑过雪面留下痕迹,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滑雪运动员撞到隔离板时会被反弹回去,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当滑雪运动员沿直线匀速滑行时,他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
3、如图所示,滑轮可以看作省力杠杆(选填“A”或“B”);若甲、乙两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15牛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牛;当物体乙上升时,它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在水深10米处,水的压强为帕。重为8牛、体积为4×10-4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牛,方向为
5、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5伏,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焦,若减小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它的电阻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已知AO为入射光线,其入射角等于      度。关于OD的性质,请说出你的观点:      。关于OE,部分同学认为是法线。你支持他们的观点吗?答:       (选填“支持”、或“反对”)。

7、图(a)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牛。物体的重力为牛。图(b)是探究的实验装置。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重为1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

2、请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小磁针的N极、磁感线的方向,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质量为1千克的金属棒加热一段时间后其温度从25℃升高到35℃。求金属棒吸收的热量Q。[c金属=0.39×103J/(kg·℃)]
2、如图(a)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伏不变。

(1)若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S后,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
(2)若保持电阻R1的阻值不变,当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其最小值如图(b)所示,最大值为满刻度。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变化值
3、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为

2.5×10-2m2 , 并装有深为0.1米的水,另有质量为3千克高为0.2米的圆柱体乙,其底面积为1×10-2m2。求:

(1)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p
(2)圆柱体乙的密度ρ
(3)现将圆柱体乙放入容器甲中,并向容器甲内继续加入体积为2×10-33的水,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Δp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Δp的比值。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小组同学发现在拍集体照时摄影师会通过拉伸镜头的办法改变物距和像距从而使照片更大些,于是该小组同学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和刻度尺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和物距及像距之间的关系。已知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厘米和15厘米,发光体高均为5厘米,实验并记录测得的物距u、像距v和所成像的像高L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焦距  10厘米

实验序号

u(厘米)

v(厘米)

L(厘米)

v和u的比值

1

12.0

60.0

25.0

5.0

2

15.0

30.0

10.0

2.0

3

18.0

22.5

6.3

1.3

4

20.0

20.0

5.0

1.0

5

30.0

15.0

2.5

0.5

6

35.0

14.0

2.0

0.4

7

40.0

13.3

1.6

0.3

表二:焦距  15厘米

实验序号

u(厘米)

v(厘米)

L(厘米)

v和u的比值

8

20.0

60.0

15.0

3.0

9

25.0

37.5

7.5

1.5

10

27.0

33.8

6.5

1.3

11

30.0

30.0

5.0

1.0

12

35.0

26.3

3.9

0.8

13

40.0

24.0

3.0

0.6

14

45.0

22.5

2.5

0.5

(1)分析比较表中v、u和L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8与10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距      像距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距等于像距时,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

(c)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与6与7或12与13与14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且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v、u和L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高随      的增大而减小。
(3)该小组同学为了进一步得到L与v、u的关系,计算了v和u的比值,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一和表二的最后一列。分析L与v、u的关系的比值关系,可得到的结论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L与v和u的关系的比值成      
2、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齐全、完好,小灯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 “20Ω 2A”字样。小明同学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亮度很暗,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a)、(b)所示,小兰同学用新干电池组成电源,她按图(c)所示连接电路,在利用开关S进行试接触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d)所示。

(1)小明同学发现无法测定小灯的额定功率,用数据分析产生的原因是:       
(2)经过观察和思考后,小兰同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调整后,她重新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则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瓦,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      欧。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1

1.3

0.16

2

2.0

0.18

3

2.5

0.20

……

……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奉贤区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