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原子核中带正电的是( )
A . 原子
B . 质子
C . 中子
D . 电子
2、同学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 声速
B . 响度
C . 音调
D . 音色
3、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 . 蓝光
B . 紫光
C . 黄光
D . 橙光
4、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 . 吸气冲程
B . 压缩冲程
C . 做功冲程
D . 排气冲程
5、算式“3伏×2安×2秒”的计算结果是( )
A . 12欧
B . 12瓦
C . 12焦
D . 12库
6、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宽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 则( )
A . pA一定小于pB
B . pA一定等于pB
C . pA一定大于pB
D . pA可能大于pB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一木块在大小为3牛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路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方向 。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木块的惯性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火星属于(选填“行星”或“卫星”)。2020年7月23日,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乘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飞向火星。在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重力势能(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探测器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在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安,该导体的电阻为欧;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9伏时,其电阻为欧。
4、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电压是伏。家用空调工作时消耗的是能。某品牌空调额定功率为1100瓦,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安,连续工作2小时,耗电千瓦时。
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若电路中只有一处出现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
(1)请判断故障可能是。
(2)为了进一步确定故障,可在电路中a、b、c三点适当位置并联一只电压表。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压表连接情况和示数情况,及相对应的故障。
6、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首先利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选填“托里拆利”或“帕斯卡”)。而关于图(a)现象的成因,十七世纪有两种观点。观点一:玻璃管上方充满了由液体蒸发成的气体,玻璃管上方的气体越多,液面下降也就越多。观点二:玻璃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的,大气压强恰能支撑住一定高度的液柱。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将两根长12米、规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满水和酒精,倒置在相应液体槽中,如图(b)所示。已知酒精的密度比水小,且酒精比水易变成气体。若观点一正确,应出现图(c)中图的现象;若观点二正确,应出现图(c)中图的现象(后两空均选填“甲”、“乙”或“丙”)。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在图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以及电源正、负极.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某轻质杠杆的动力臂为0.6米,阻力臂为0.2米,杠杆所受阻力F2为60牛,求:当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1.
2、小明同学使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为100牛的货物,货物的s-t图像如图(b)所示。若不计摩擦,求:
(1)货物上升的速度v的大小;
(2)小明同学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
(3)6秒内小明同学对货物做的功W。
3、如图所示,溢水杯甲中装有质量为2千克的水,且水面与溢水口齐平。高为0.2米、底面积为1×10-2米2的圆柱形容器乙,装有深为0.1米的水。
(1)求溢水杯甲中所装水的体积V水;
(2)将一个体积为1×10-3米3的物体A放入溢水杯甲后,水会从溢水口流进容器乙,并测得容器乙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了588帕。试判断物体A是否浸没在溢水杯甲中,并求出物体A的密度ρA。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欧。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同一位置,如图(b)所示。
(1)比较电流表A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大小关系,并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的大小;
(2)试求电源电压U的大小;
(3)现用一个电阻Rx替换电阻R1或R2 , 替换后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减少了0.3A,另一个电流表的示数未发生变化,请判断说明电阻Rx替换的是哪个电阻,并求出电阻
的阻值。

六、实验题(共2小题)
1、小明同学使用如下器材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学生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待测小灯泡两个(分别标有“2.5V”、“3.8V”字样)以及导线若干。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当滑片移到某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
(1)根据电压表的示数可判断电压表并联在 的两端(选填“小灯泡”、“滑动变阻器”或“学生电源”),理由是 ;
(2)进一步分析可知:小明同学在实验中选用的小灯泡标有 字样,此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使用的学生电源电压为 伏。
2、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表一:
液体名称 | 液体质量(克) | 液体初温 (℃) | 液体末温 (℃) | 加热时间 (分钟) | 吸收的热量 | |
小明 | 甲 | 5 | 20 | 30 | 4 | 多 |
乙 | 5 | 20 | 30 | 2 | 少 |
表二:
液体名称 | 液体质量(克) | 液体初温 (℃) | 液体末温 (℃) | 加热时间 (分钟) | 吸收的热量 | |
小红 | 丙 | 5 | 10 | 20 | 2 | 相同 |
丁 | 5 | 10 | 25 | 2 | 相同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小明和小红分别探究甲、乙、丙、丁四种液体的吸热能力,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
(1)为了便于开展实验探究,在使用相同热源时,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进行了转换,通过测量 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表一中数据,可知小明同学采用 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3)分析表二中数据,可知丙、丁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
(4)若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均可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则选用液体 作为冷却剂效果最佳(选填“甲”、“乙”、“丙”或“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