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广州市香江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A . 氧气、氮气、空气 B . 氮气、空气、氧气 C . 空气、氧气、氮气 D . 氮气、氧气、空气
2、煤和燃油的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婴原因,下列排放物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 SO2、NO2 B . CO、CO2 C . 烟尘 D . 未充分燃烧的汽油
3、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水果榨汁 C . 分离液态空气 D . 葡萄酿酒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 .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 B . 用于生产液氮的N2 C . 用于医疗急救的O2 D . 用于飞艇的He
5、下列有关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中的鱼可以利用水中氧气存活 B . 氧气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 . 空气中氧气越多越好 D . 空气中的氧气按质量计算,占了21%
6、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全面胜利,下列化学试剂的使用对预防和治疗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84消毒液 B . 75%的酒精 C . 液氧 D . 生理盐水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1 B .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取用大理石 图片_x0020_100003 D . 读出液体的体积 图片_x0020_100004
8、买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子上燃烧起来,最简单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
A . 用湿抹布盖灭 B . 用灭火器扑灭 C . 用嘴大力吹灭 D . 泼水
9、下列描述中错误的(   )
A . 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1~2mL B . 没说明用量时,固体一般取一药匙 C . 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体积的1/3 D . 用托盘天平能称准到0.1g
10、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误把食盐放在右盘,在左盘放一个10g的砝码,游码移到0.5g的位置,天平达到平衡,该学生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 . 10.5g B . 10g C . 11.5g D . 9.5g
11、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要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仪器中,符合规范的是(提示: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难溶于水)(   )
A . 碳酸钙固体 图片_x0020_100005 B . 氢氧化钠溶液 图片_x0020_100006 C . 氢气 图片_x0020_100007 D . 稀盐酸溶液 图片_x0020_100008
12、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
A . 不产生氧气 B . 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反应速率减慢 C .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反应速度不变 D .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13、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熄灭(   )
A . ①②③ B . C . ②③ D . ①③
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 木炭燃烧时,产生了二氧化碳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5、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   )
A . 呼吸 B . 烟花燃烧 C . 苹果腐烂 D . 农家沤肥
16、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Ⅳ(1)

Ⅳ(2)

质量状况

良好

轻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某地区某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20~134,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地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质量状况分别是(   )

A . Ⅰ级、优 B . Ⅱ级、良好 C . Ⅲ级、轻污染 D . Ⅴ级、重度污染
17、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 . 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的产品 B .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 . 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 .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于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18、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19、正确量取7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④ D . 只有②
20、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硫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木炭块可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木炭粉反应更加剧烈

反应物种类

D

单独加热氯酸钾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加热迅速分解

催化剂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下列事实主要与空气中的哪种成分有关?(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①可燃物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空气是制氮肥的原料

③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④冰水拿出冰箱后,瓶身变得很潮湿

2、写上相应的化字符号

镁元素

铁元素

铜元素

锌元素

二氧化碳

3、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用途反映性质。请完成下表:

物质的性质

对应的用途

例: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显示超导性

超导体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酒精具有可燃性

石墨可以做电极

4、通常状况下,①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②在101KPa,4℃时水的密度最大,约为1g﹒cm-3 , ③在此压强下,将水加热到100℃就可以使其变成水蒸气。④在通电的条件下,水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物理性质有(填写序号):
(2)水的化学性质有(填写序号):
(3)水是实验中常用到的物质。请写出以下情况中,水的作用

①铁丝燃烧,集气瓶内要加入少量水

②硫燃烧,集气瓶内要加入少量水

5、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③硫在空气中燃烧

④加热氢气和氧化铜,得到水和铜

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9

(1)已知图中燃烧匙内装的是红磷,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2)该实验如果要另外找一种物质代替红磷的话,选择替代物该考虑以下哪些因素。(填编号)

A该物质能否和氧气反应

B该物质的颜色

C反应后生成物的状态

D该物质能否和氮气反应

(3)能够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
(4)红磷过一段时间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支持燃烧(“能”或是“不能”);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上升(“能”或是“不能”)。
(5)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填编号)

A红磷足量

B红磷点燃后立即放入瓶中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 d点时反应刚好停止

E 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

F.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2、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下图所示的四种途径:

图片_x0020_881642085

请回答问题:

(1)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b

②实验室采用途径甲制取氧气,连接好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玻璃导管放入水中,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用甲途径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时开始收集,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③釆用途径乙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④实验室采用途径丙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如果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填“c”或“d”)端通入该装置。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 ,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编号),收集装置是(填编号)。

四、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下表是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的一组数据用10mLH2O2制取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1)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过氧化氢浓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反应条件\浓度

30%O2

15%H2O2

10%H2O2

5%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MnO2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2)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知,当反应条件为;过氧化氢浓度为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
(3)由上表中最后一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有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查阅资料1)①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②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1)(设计实验)为了探究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长短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你认为他们的方案(填“合理”或“不合理”)。
(2)(实验探究)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水,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针对假设A应作出的实验改进为

针对假设B应作出的实验改进为

针对假设C应作出的实验改进为

(3)(查阅资料2)①黑色的Fe3O4和红色的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②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③FeO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2O3

 

Fe3O4

Fe2O3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

1535

(理论探讨)根据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Fe3O4

(4)(拓展延伸)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广州市香江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