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相关说法 | 解释 | |
A | 品红在水中扩散 | 分子不断运动 |
B |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C | 盐酸、硫酸溶液显酸性 | 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构成不同 |




项目 | 空气污染指数 | 空气质量级别 | 空气质量 |
可吸入颗粒物 | 65 | Ⅱ | 良 |
二氧化硫 | 6 | ||
二氧化氮 | 20 |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 | 安全常识 | B | 物质鉴别 |
①使用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 | ①食盐与纯碱﹣加入食醋 ②氧气与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 ||
C | 实验误差分析 | D | 实验操作顺序 |
①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使实验结果偏大 ②测定盐酸溶液pH值时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后再滴入试液,所得pH值偏大 | ①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 ②加热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 |
A | CO2 | CO | 通入O2 , 点燃 |
B | 二氧化碳 | 氯化氢气体 |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C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D | 碳酸钙 | 氯化钙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二、理解与应用(共6小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最常用的溶剂是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 .


三、实验与探究(共4小题)
2NaHCO3 Na2CO3+H2O+CO2↑; NH4HCO3
NH3↑+H2O+CO2↑
乙同学选择加热碳酸氢钠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他不选择加热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
甲同学猜想:该溶液是碳酸;
乙同学猜想:该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
丙同学猜想:该溶液是 .
乙同学取少量MnO2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上述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丙同学取少量氯化钡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 离子有 (填写离子符号) |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物质 | 相对分子质量 | 市场参考价值(元/Kg) |
CaCO3 | 100 | 1.8 |
Ca(OH)2 | 74 | 2.0 |
NaOH | 40 | 11.5 |
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反应同样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填物质化学式).
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四、分析与计算(共2小题)
说明:生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生铁与盐酸刚好反应完全时所得溶液质量=(73+6﹣0.2)g小明对该计算式提出了质疑,请指出其中的错误.请按正确的做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由图中曲线分析得出,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请另外举出一个生活或生产中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