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西苑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 . 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C . 导气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 D . 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气管
3、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到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刻,KClO3开始分解 B . t2时刻,O2开始产生 C . 曲线c代表KCl D . 曲线d代表MnO2
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25.0g药品(添加的是20克和5克的砝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请分析该同学实际称得药品的质量为(   )
A . 大于25.0g B . 等于25.0g C . 小于25.0g D . 20.0g
5、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手机电池,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铝的原子序数为13 B . 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 .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 .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6、时值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处于传播扩散时期,下列防治措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经常开门窗通风 B . 服用药物抵抗病毒 C . 用“84”消毒液对室内地板消毒 D . 室内燃烧艾条
7、为建设“美丽安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 B .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C . 生活垃圾露天焚烧处理 D . 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塞紧橡皮塞 图片_x0020_100002 C . 滴加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加热液体药品 图片_x0020_100004
9、碘原子结构示意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x的数值为8 B . 碘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C . 碘原子的中子数为53 D . 碘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0、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対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假设 B . 收集证据 C . 实验 D . 作出结论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冰块容易被敲碎,是因为分子可以再分 B . 牡丹花茶,香气四溢,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C . 夏天湿衣服干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 “可燃冰”易升华,升华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增大,分子大小不变
12、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C、Fe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 . 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 . 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 . 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镁,银白色固体,质量轻,硬度小,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镁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能与稀盐酸剧烈反应,在加热时,也可以与水发生反应。当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也与氮气反应,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因此,常用作军事上的信号弹。节日燃放的烟花中除了有硫,也有粉碎的镁粉。如果存放的金属镁着火了,是不可以用二氧化碳去扑灭的,那将会是“火上浇油”,引发更大的火灾。

(1)镁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
(2)发生的物理变化有,化学变化有
(3)硫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从微观上看,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某校学生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她将带火星的某种材质小木条插入盛满氧气氧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取出吹灭后,再次将将带火星木条插入,发现小木条又能复燃,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后发现,木条最后不再复燃。于是她与小李等其他同学决定探究能使带火星的该种材质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少的体积分数。(假设此时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9%、21%)实验步骤如下: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为1、2、3、4、5,并分别使集气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②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集气瓶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集气瓶内的水排尽,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见下表)

编号

1

2

3

4

5

现象

微亮

很亮

复燃

(1)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5的集气瓶,其现象为:      
(2)本实验能够顺利完成,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
(3)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指某气体的体积与总混合气体的体积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4的集气瓶前,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提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4)小李认为实验到此还没有得出结论,他决定继续进行研究。为使实验更具针对性,你认为他应该使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大于”或“小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5)试用微粒观点解释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这一现象:      
2、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9

(1)装置A中的一种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4)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
3、小南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少许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注:在通常状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0

(1)图1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色。
(2)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与图1实验相比,改进后图2实验的优点是
(3)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填“快”或“慢”),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1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3)写出KClO3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选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O2 , 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
(6)某同学探究“氧化铁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氧化铁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氧化铁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③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的完全相同。

步骤③的实验目的。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氧化铁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补充上述所缺的实验步骤后可得出结论:氧化铁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西苑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