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卫民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猜想    B . 实验    C . 控制变量    D . 归纳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准确的是(   )
A .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如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该粒子核外电子数为17 C . 该粒子具有3个电子层 D .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Cl-
4、实验前恰当处理实验用品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外壁应先干燥 B . 称量氢氧化钠,需先在两个托盘中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 C .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先把铁丝打磨光亮盘成螺旋状 D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应在加热药品之前将集气瓶装满水
5、2020年2月2日上午,仅用10天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这就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下列施工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砂石回填 B . 钢筋帮扎 C . 焊接管道 D . 安装板房
6、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 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 B . 用自备的布袋取代塑料袋购物 C . 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26℃以上 D . 短途出行乘坐私家汽车取代自行车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C . 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D . 读出液体的体积
8、深圳大运会主场馆等三个体育馆的屋面建设太阳能板发电项目,可以提供节能与遮阳的效果。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多晶硅转化成光伏发电,多晶硅产能将建立国家准入制。依据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位置,下列认识中错误的信息是( )

A . 硅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 . 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硅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 .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9、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冰7.这种冰需要在含有大量水源和极高的压强下才能够生成,水分子会整齐排列成排或排成一列非常整齐有规律的冰晶,像是一个立方体的牢笼聚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冰7中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普通冰中的小 B . 海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冰7 C . 冰7中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 D . 冰7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 .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可以得到氧气和氮气,因此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 D . 冰水共存体中有冰也有水,但它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
11、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O2(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甲途径是实验室制O2的最佳方案 B . 为了使甲、乙两种途径更快地得到O2 , 还需要加入催化剂 C . 甲、乙和丙途径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分解反应 D . 工业上采用途径丁制取大量O2 , 主要是利用了N2和O2的密度不同
12、小军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4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8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为(    )
A . 小于6 mL B . 大于6 mL C . 等于6 mL D . 无法确定

二、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谈到氨气(NH3),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它的刺激性气味,其实NH3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NH3与食品工业

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粮油及其制品中.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该方法是利用NH3与食物中的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毒素反应,从而有效的降低黄曲霉的毒性.

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 50g 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3 , 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NH3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NH3与无机化工

近年来,CO2捕集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 CO2排放的有效途径. 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可作为吸收CO2的新型吸收剂.

图2为工业吸收CO2的装置示意图.实验研究表明,CO2的脱除率受到反应温度、氨水流量、氨水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CO2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大大减少了CO2的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至此,你对NH3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呢?希望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还会对NH3有更全面的认识!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出NH3的物理性质(答1条即可).
(2)氨气熏蒸法中,NH3与食物中水的结合过程属于(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依据图1回答:

①当温度为40℃和45℃时,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

②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渐(填“增大”或“减小”).

(4)喷雾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 . 氨水以雾状喷洒的目的是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表中14号元素的名称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核中有个质子,从上表中查出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举一个规律)。
(3)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绪构示意图如右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关系密切。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2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标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该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4)若将B装置中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5)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2、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探究学习。

图片_x0020_100013

资料:①KClO3的熔点约为356℃,MnO2在加热条件下不分解;②KClO3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及使用不同催化剂时的固体残留率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1)由图2可知,KClO3分解温度(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2)图2中A→B段氧气浓度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3)分析图3可知,对KClO3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是
(4)为证实MnO2的催化作用,小组同学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请完成填表。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检查装置气密性

(气密性良好)

分别在“Y”形管两支管中加入少量MnO2和KClO3 , 塞紧橡皮塞,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没有

分别先后加热MnO2和KClO3 , 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加热(填“左”或“右”)侧支管后,带火星木条复燃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MnO2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图片_x0020_100014

(5)步骤Ⅳ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MnO2是KClO3分解的催化剂,因为还需要证明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测定。

图片_x0020_100015

(1)(交流讨论)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选填①蜡烛②红磷③硫粉)。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1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3)(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写两点)

(4)(实验拓展)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2)和量程体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将足量的白磷(其化学性质与红磷相似,40℃时就可以燃烧)放入试管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①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实验前要检查

②实验中,在松开弹簧夹前,大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为

③实验后,可以观察到针筒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慢慢移到约处。

④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 装置有点漏气

B 白磷的量不足

C 用干燥的红磷代替白磷做实验

⑤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同时还观察到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的刻度线上。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卫民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