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 .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 红磷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D .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 . 纯净物 B . 混合物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5、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3 C . +4 D . +5
6、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2138059671

A . m 的值是 37,n 的值是 1 B . 在元素周期表中铷原子位于第五周期第Ⅰ族 C .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 . 在化学反应中铷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7、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得的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的质量/g

16

24

15

20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

A . 参加反应的 P 与 Q 的质量比 3:2 B . x 的取值范围:0≤x≤30 C . 当 y≤24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 x+y=65
8、小明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①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电子数不同;

②阳离子都是相对稳定的结构,有的还会再失去电子;

③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电子层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④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⑤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⑥所有离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⑦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A . ①③⑥ B . ②③⑥⑦ C . ①②④⑥ D . ①④⑥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气
(2)7 个氮原子
(3)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个铝原子簇由 13 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 40 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
2、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Cl2通入NaClO2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 , 其中X的化学式为
(2)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净化自然界中的水。在过滤(如图1)操作中,若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则会导致

图片_x0020_220484027

(3)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如图 2 所示,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 然后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用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探究氧气的性质:

木炭燃烧实验如下图所示。图③操作的目的是

图片_x0020_1959468461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属于混合物,常温常压下为气体,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乙在甲中约占 1/5 体积,丁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且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物质通过一步能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连接的两物质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图片_x0020_1511793870

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填名称)。
(2)从甲中分离出乙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若丙属于非金属单质,则丙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丙为 FeS2 , 请在方框内填入正确的化学计量数:FeS2O2 Fe2O3SO2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探究氧气的制取:

图片_x0020_742070359

(1)A 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代号)。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次氯酸钠的作用:

小资料:①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除 84 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 75%酒精、过氧乙酸等。84 消毒液(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是一种刺激性、腐蚀性很强的液体,在阳光下能够发出有毒的氯气,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75%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燃性,可作消毒剂。②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等量的某一反应物完全反应,产生某一生成物的量是相等的。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 84 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 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得出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那么在上述反应中,NaClO 的作用是反应物,还是作催化剂?为此,接着进行实验,其步骤是:

图片_x0020_2057036371

①按有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 30mL 84 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 25mLH2O2溶液。

③将注射器中的 H2O2溶液平均分 5 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 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第 5 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 mL

140

280

365

x

375

(1)表中 x=
(2)生活中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不同的消毒剂不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 84 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 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 消毒液、75%酒精灯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维生素 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 C 有防癌作用。试计算:
(1)维生素 C 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式并算出计算结果)。
(2)维生素 C 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列式并算出计算结果)。
(3)维生素 C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4)含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维生素 C 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直接写出结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