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①燃烧产生的烟;②汽车排放的尾气;③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④石油燃烧产生的气体;
⑤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 B . 医用的生理盐水 C . 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D . 雪碧饮料
3、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 . 氧气、氮气、空气 B . 氮气、氧气、空气 C . 空气、氧气、氮气 D . 氮气、空气、氧气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A . 2H B . 2H+ C . 2H2 D . H
5、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A . 酒和醋的酿造 B . 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C . 农家肥的腐熟 D . 酒精灯安静燃烧
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①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入试管中②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⑦⑥ B . ③②①⑤⑥⑦ C . ②①③④⑤⑥⑦ D . ③①②④⑤⑦⑥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Si C . Al D . Fe
8、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假设    B . 交流评价    C . 设计实验    D . 作出结论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 . 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 . 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 . 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    D . 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10、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B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C . 催化剂可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 D .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11、铜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 制火锅 B . 塑造铜像 C . 制造电线 D . 制硫酸铜
1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石墨作电极 B . 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 C . 铜丝作导线 D . 干冰作制冷剂
13、美国航天局卫星数据表明,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而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为了让地球更绿,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
A . 治理雾霾,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B . 绿色出行,提倡自行车作交通工具 C .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D .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产品
14、历史上很多科学都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贡献,发现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汤姆生   C . 门捷列夫   D . 拉瓦锡
15、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 在同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 .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 .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 .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16、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污染的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
A . SO2 B . CO2 C . 氮的氧化物 D . 悬浮颗粒
17、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烧制瓷器 C . 纺纱织布 D . 冶炼生铁
1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点燃酒精灯 B . 图片_x0020_100002 称量10.5g氢氧化钠固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收集氧气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氧气验满·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 1g~2g B . 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C . 加热试管时,将试管夹夹在距管口约 1/3 处 D .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2/3
20、木炭和蜡烛分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都发光、放热  ②燃烧时,集气瓶内壁都有水珠生成  ③燃烧后,倒入澄清石灰水,都使石灰水变浑浊  ④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⑤燃烧时,都发出明亮火焰

A . ②④⑤ B . ②⑤ C . ①③④ D . ④⑤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锥形瓶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烟雾 D .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已经洗干净
22、实验室用试管盛放固体物质并加热,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时,应该(  )
A . 试管竖直放置 B . 试管水平放置 C .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D . 试管口稍向上倾斜
23、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烧杯;④燃烧匙;⑤试剂瓶,能直接加热的是(    )
A . ① ③ B . ② ④ C . ③ ⑤ D . ② ③
24、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 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5、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好,可观察到(  )

图片_x0020_1033843497

A .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 . 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 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
2、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实验室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照最少量取用,液体取用,固体
3、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2 个钙原子
(2)氧气
(3)二氧化碳
(4)氮元素
(5)3 个铁原子
(6)2 个氖原子
4、              
(1)构成物质的粒子等。氢气的 构成粒子是,汞的构成粒子是,氯化钠的构成粒子 是
(2)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4 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电子;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4 个,在化学反应中一 般较易电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有电子(氦有个电子),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决定 元素化学性质。
5、现有①氮气(N2)、②氧气(O2)、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CO2)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占空气总体积 0.03% 的气体是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增多。
6、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化学用语填空);从冰箱中拿出饮料,瓶壁上立即有水珠出现,证明空气中含有 (化学用语填空);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不同,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来制取的,是变化;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 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7、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 3 种离子的结 构示意图.请回答系列问题:

图片_x0020_598263778

钠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钠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 图是某密闭容器中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图片_x0020_728742437 ”表示氧原子,“ 图片_x0020_1646887470 ”表示 氢原子).请回答:

图片_x0020_1614473172

(1)图中共有 种分子;
(2)从微观过程可分析出,变化Ⅰ的变化过程是(填“物理变 化”或“化学变化”,下同);Ⅱ的变化过程是
(3)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

A 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B 分子变小了    C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3

(1)B实验中铁丝燃烧,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2)C实验中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D实验是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主要对比的是      气体含量的多少。
2、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适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见下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盛有80 ℃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如图进行实验,试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1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图中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

图片_x0020_1107585793

(1)仪器 a 的名称是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是,反应前后它的不会改变。
(3)用装置 F 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氧气体积,另一仪器名 称为,在 F 中气体应从导管(填“b”或“c”)端通入。若用 F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端通入。
(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 烷。 选择的发生装置应为(填字母)。用装置 E 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的物理性质。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目的是为了防 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水槽 中移出,再,目的是为了防止。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6)除了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来制氧气,我们还可以加热另一种白色固体来制氧气,它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以上 三个制氧的反应中,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都属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