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押题训练(三)透镜及应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用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缩小的
B .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放大的
C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放大的
D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缩小的
2、物体从距凸透镜1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5cm
B . 10cm
C . 15cm
D . 20cm
3、《森林保护法》中规定,禁止在森林里丢弃空罐头和空瓶子,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
A . 污染环境
B . 行人受伤
C . 引起山火
D . 动物死亡
4、下列原理图与光学仪器不相符的是( )
A .
放大镜
B .
照相机
C .
电影机
D .
望远镜




5、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蜡烛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 .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 .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 cm<f<16 cm
D .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 cm<f<32 cm
6、把高10cm的手机屏幕调亮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呈现手机屏幕5cm高的像,则手机屏幕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 15cm
B . 10cm
C . 7.5cm
D . 2.5cm
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到了物距u跟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8、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 )

A . 放大镜
B . 照相机
C . 投影仪
D . 显微镜
9、下列光学器具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
A . 穿衣镜
B . 潜望镜
C . 凸透镜
D . 凹透镜
10、电影院里,观众观看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这些画面对于人的眼睛而言( )
A . 是物
B . 是放大正立的实像
C . 是放大正立的虛像
D . 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11、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方法是( )
A . 远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 远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 . 近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 近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2、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
A . 缺少上部分
B . 缺少下部分
C . 大小变化了
D . 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
13、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盛有清水的封闭试管水平放置,内有一较大的空气泡,如图所示。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在空气泡下方的白纸上,出现一椭圆形的“阴影”,“阴影”形成的原因是此时带有气泡的盛水试管相当于一个 透镜(选填“凸”或“凹”);若正在向左运动的试管内气泡突然向右移动,则可判定试管在做 运动(选填“加速”或“减速”)。
2、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与原来相比;用手机照相时,手机远离人时,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张乐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4、“新农村建设”中各乡村及城镇主要交通路口多数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摄像头中的镜头将场景成像在电子芯片上,电子芯片将信息转换成电信息传递到监控终端,还原成图像。摄像头中的镜头相当于透镜。
5、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凸透镜组成,它的物镜的作用相当于(填光学仪器名称),使物体成倒立的(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6、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25cm,当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cm处最为合适。如图是人眼与鱼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如果人眼的晶状体像鱼这样,观察远处物体的像将成在视网膜的 (填“前”或“后”)面,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填“凹”或“凸”)透镜。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当我们用手捉住装满水的圆柱形矿泉水瓶时,透过瓶子就看到握住瓶子的手指变大了,这是为什么?在森林里,我们不能随意丢弃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否则容易引发火灾,这又是为什么?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请在图的虚线框中画出合适的透镜。
2、如图所示,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相比(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了。
(2)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若一只苍蝇停在透镜的中央,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承接到像。
(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