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 .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B . 二氧化碳+碳 一氧化碳 C . 氧化汞 汞+氧气 D .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2、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A . A   B . B   C . C   D . D
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

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

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 . A    B . B    C . C    D . D
4、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5

A . 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Ⅱ和Ⅲ B . 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C . 该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分子 D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 氧气 二氧化碳
5、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
A . 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 . 注意个人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 .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产品 D . 垃圾全是无用物质,为方便处理,全部焚烧去除
6、下表的探究实验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实验方案设计”的是(    )

选项

问  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未燃烧的石蜡蒸汽形成的固体小颗粒

B

火焰为什么会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还可补充氧气

C

蜡烛火焰温度哪层最高?

外焰氧气浓度大,反应剧烈,温度高

D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用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稍后迅速将烧杯倒置,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A . A   B . B   C . C   D . D
7、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烟花爆竹选用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8、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干冰升华 B . 钢铁生锈,红磷变白磷 C . 冰雪融化,分离液态空气 D .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9、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图片_x0020_100001 B . 称量10.05g固体 图片_x0020_100002 C . 液体加热 图片_x0020_100003 D . 量取9.5mL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4
10、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的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 . 可吸入颗粒物(PM10 B . 二氧化碳(CO2 C . 二氧化氮(NO2 D . 二氧化硫(SO2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 B . 澄清石灰水 C . 测定空气成分实验剩余的气体 D . 矿泉水
1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00g空气中有78g氮气 B . 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C .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燃烧 D . 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
1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食物变质 B . 火药爆炸 C . 钢铁生锈 D . 动植物呼吸
1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对应的生成物正确的是(    )
A . 硫--淡蓝色火焰--二氧化硫 B . 红磷--大量白雾--五氧化二磷 C . 铁--火星四射----四氧化三铁 D . 木炭--黄色火焰--二氧化碳
15、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三瓶气体的是(    )
A .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 闻气体的气味 C . 插入燃着的木条 D .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Ca(OH)2]
16、工业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 . 前者使用的是固体后者使用的是气体 C . 这两种方法制得的氧气的性质不同 D . 两种方法都是分解反应
17、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78320157

A . c代表KCl B . t1时刻,O2开始产生 C . t1时刻,KClO3开始分解 D . t3时刻,反应恰好完全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化学的学习中要善于运用微观的角度看问题。
(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水在常温下的挥发和水受热加快蒸发的情况,从以上如图中能够读出的结论是: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是 改变;

图片_x0020_2015383793

(2)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片_x0020_340234118

从上图中能够看出: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是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是否发生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原子是否发生变化。(填“变”或“不变”)
(4)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三、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为1.25克/升,②熔点-210℃,沸点-196℃,③在0℃时大约1体积水可溶解0.02体积的氮气,④氮气常温时很稳定,在高温时不但能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如锂、镁、钙、铝、硼等)化合生成氮化物,也能与氧、氢直接化合。⑤氮气主要用于合成氨、由此制造化肥、硝酸、炸药等。⑥由于氮气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气氧化,⑦此外,用氮气充填粮仓可达到安全地长期保管粮食的目的。⑧液态氮可作深度冷冻剂。⑨工业上大量的氮气是从分离液态空气得到。⑩实验室可用以下方法制备氮气:加热氯化铵饱和溶液和固体亚硝酸钠的混合物来制备氮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NH4Cl+NaNO2→NH4NO2+NaCl,生成的NH4NO2叫亚硝酸铵,它不稳定受热即分解成氮气和水。

(1)以上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2)工业制氮气属于变化;
(3)写出NH4NO2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收集氮气最好用什么方法?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F、G、H都是已经学过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是能支持燃烧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7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G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反应①: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8

(1)A图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游码显示仍为A图,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g
(2)B图中倾倒液体时,手握细口瓶时的注意事项是
(3)图C中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4)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某同学如D图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40mL(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5)如下图所示,实验室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准备的仪器有  (填序号)。

图片_x0020_100019

2、在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图片_x0020_100020

(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2)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收集氧气所选用的装置为(从A-F中选填字母)

②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

③已知某气体可用E装置收集,若改用G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应从口进(填“a”或“b”).

(4)装置B、C均可在实验室制取氧气,C装置与B装置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
3、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有趣的化学实验探究: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图1所示的是小亮同学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过程是:

第1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2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3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228863335 图片_x0020_1627176906

①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 集气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体积   B 红磷过少   C 红磷没有燃烧完就急着打开了止水夹

②小博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小博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③图1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气压—时间曲线”: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用V、V1、V2表示)。

(2)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H2O2溶液

浓度%

H2O2溶液

体积/mL

温度

MnO2

用量/g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0

2

49.21

30

5

55

0

2

10.76

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H2O2溶液浓度有关;

从实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若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