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新竹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某同学进行了煅烧石灰石的实验,过程如下(假设杂质不发生变化,酒精喷灯中的燃料是酒精C2H5OH)。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Ⅰ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B . 步骤Ⅱ、Ⅲ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氧化钙 C . 白色固体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D . 白色固体M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煅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
2、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 . 金属元素 B . 酸根 C . 原子团 D . 氧元素
3、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大量气泡 B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 D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4、下列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 B . 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 C .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 . 用天然气做家庭燃料
5、有关化合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可能发生变化 B . 同种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能有不同的化合价 C . 化合价可以是任何整数 D . 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有多种化合价
6、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甲、丙都属于有机物 B . 丁是由原子构成的 C . 甲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 . 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1:1
7、如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方法

反应类型

A

锌粉

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置换反应

B

N2

O2

缓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化合反应

C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复分解反应

D

MnO2

KCl

溶解,过滤,蒸发

图片_x0020_100002

A . A   B . B   C . C   D . D
8、不随水的质量改变的是(   )
A . 物质的溶解度 B . 溶质质量分数 C . 溶液的 pH 值 D . 饱和溶液的状态
9、某兴趣小组先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的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B .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 . 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D . 粗盐溶解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10、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

A

B

C

D

图片_x0020_100003

X

酸性氧化物

溶液

浓溶液

单质

Y

非金属氧化物

乳浊液

饱和溶液

金属

A . A   B . B   C . C   D . D
11、有关“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碳与氧气反应,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③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

④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转变为单质,不一定要通过分解反应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2、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 .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 .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 . 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 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13、已知某物质的以下数据,不能计算出该物质摩尔质量的是(   )
A . 微粒个数和质量 B . 一个分子的真实质量 C . 物质的量和质量 D . 物质的量和微粒个数
14、取等质量的X、Y、Z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都生成+2价盐,反应情况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B . 产生氢气质量:X>Y>Z C . X、Y、Z依次可能是Mg、Zn、Fe D . 反应所需时间:X<Y<Z
15、在100mL5%的硫酸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有沉淀生成 B . 溶液最终呈黄色 C . 只发生两个反应 D . 溶液中硫酸根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16、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实验

x轴表示的含义

y轴表示的含义

A

将MnO2放入双氧水中

时间(s)

溶液中水的质量(g)

B

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

时间(s)

瓶内气体的体积(mL)

C

向白色硫酸铜粉末中逐滴滴加水

水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D

CO与CuO反应

通入CO的物质的量(mol)

CuO的物质的量(mol)

A . A   B . C . C   D . D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分类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有关物质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甲一定有多种元素组成 B . Ⅱ是按元素的种类进行分类 C . Ⅰ是按物质的种类进行分类 D . 混合物必须含多种元素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图1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图片_x0020_100009 图片_x0020_100010

(1)如图所列仪器中有的用“磨砂”工艺处理,该工艺处理的目的是
(2)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写一条即可)
(3)若用装置B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制取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2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5)该小组成员查阅资料知道: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其水溶液叫氯水(具有挥发性);常温下,Cl2能和NaOH溶液反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l2 ,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实验室制取Cl2的最佳装置组合是。(从A~H选择)
2、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序号)。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烧杯中应放入的试剂是

③在下列三套装置中,可以起到与启普发生器有相同效果的装置是(填序号)。

若有装置达不到启普发生器的效果,则应如何改进。(若没有则可以不填;若有多套装置则任选一套回答)

3、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粉末,现要测量某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以下两组同学均取样品10g进行实验。
(1)甲组同学用还原法还原氧化铜:

①实验室可用的还原剂有H2、CO、以及碳粉,写出一个属于非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甲同学考虑使用H2还原氧化铜,使用H2比使用CO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③如果反应前后样品质量减少0.08克,则样品中铜粉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2)乙组同学采用稀硫酸反应的方法,实验的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该实验现象是

②如果采用烘干而不用晾干,对样品中铜粉的质量分数的影响(填“不变”、“变大”“变小”)。

四、填空题(共1小题)

1、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3

(1)t2℃时,将45gA加入到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2)若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物质的溶液(填“A”、“B”或“C”)。
(3)现有t1℃的不饱和C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C的质量③C的质量分数④t1℃时C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

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C至饱和,不变的量有。(填序号,下同)

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4)取A、B的混合物50g溶于100g热水,待冷却到t1℃,若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w的取值范围是(质量分数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学习小组尝试从反应物消耗和新物质生成两个不同的角度,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

Ⅰ 常温下,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Na2CO3易溶于水但难溶于酒精。

Ⅱ BaCl2溶液呈中性,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Ⅲ CO2不溶于酒精也与酒精不反应。

(实验探究)(相关装置气密性良好,省略夹持仪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图片_x0020_100014

图片_x0020_100015

图片_x0020_100016

(1)实验二:D中滴入酚酞后呈色,证明B瓶溶液中NaOH已反应完了。若C中不加BaCl2溶液,直接滴入酚酞试液,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2)实验三:关闭止水夹a,注入足量饱和的NaOH的酒精溶液,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注入足量的稀盐酸,打开止水夹a,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四:向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NaOH溶液,用传感器测得瓶中气压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7

分析上述图像,能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总结归纳)

以上四个实验中,既从反应物消耗角度,又从新物质生成角度,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是。(选填“一”、“二”,“三”或“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新竹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