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六合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牛奶变酸 B . 钢铁生锈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 . 农家肥料腐熟
2、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A . 用水冲灭 B . 用嘴吹灭 C .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 用湿抹布扑灭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

A .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 .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 . 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 . 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 .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5、如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已成舟 B . 花香四溢 C . 烛炬成灰 D . 滴水成冰
7、对滴管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 . 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 B . 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 . 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 . 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
A . 纯净物 B . 混合物 C . 氧化物 D . 无法判断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药品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bacdfe    B . abcdef    C . bacdef    D . abcdfe
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1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 . 5.3g B . 5.1g C . 5.0g D . 4.9g
11、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硫 C . 一氧化碳 D . 可吸入颗粒物
12、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酒精能挥发 B . 甲烷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C . 汽油能燃烧 D .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1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4、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可用的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 . ①或② B . ①或③ C . ②或③ D . ①②③均可
15、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的性质是(   )

①不支持燃烧   ②支持燃烧   ③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小   ④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    ⑤不具有可燃性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④ D . ①④⑤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科学.

2、玻璃仪器内壁洗干净的标准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放在,如果就说明氧气已满。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的      ,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      ,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5、实验室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为了安全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应做到“三不”不能用手,不要把鼻孔凑到去闻气味,绝对不可品尝
6、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仪器名称);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瓶塞应放在桌面上,要缓慢倒入,瓶口应试管口;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后,标签被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是。用量筒读数,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保持水平
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高锰酸钾制氧气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6)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某学生设计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847696622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a ; b;c;d

(2)指出图中存在的3处不正确。

(3)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收集氧气可以用法和法。
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1704563263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结论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_x0020_1218273085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填字母)。
(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该反应类型用字母表达为,该反应类型的特点为。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所起的作用是作用。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她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见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g

/

1.2g

CuO   0.5g

1.2g

MnO2 0.5g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2)实验与实验的“待测数据”对比能说明氧化铜能改变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简述操作和现象)。

(预期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六合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