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练习(共4小题)
①夫君子之行
②俭以养德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⑤险躁则不能治性
⑥多不接世
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①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
②《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
③《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
二、阅读(共1小题)
阅读《诫子书》全文,回答(1)~(3)题。
①诫子书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③年与时驰
④非志无以成学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能力锻炼(共2小题)
(甲)《诫子书》全文。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周公诫子》)
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子无以鲁国骄士
①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 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 (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①孙叔敖疾
②王数封我矣
①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②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