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中考物理模拟卷(四)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高空中的水蒸气随气流运动, 遇冷时有些 成小水滴,有些凝华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云中的小水滴也会凝固成小冰晶。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形成雪,降落到高山、地面;积雪 变成水汇进江河,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 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物态变化名称)
2、有一直流电动机,当其两端电压为1V时不转,通过线圈的电流为2A;当其两端电压为10V时正常转动,通过线圈电流为1A,则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输出的机械能是J。
3、如图所示为小华家里的部分用电器和插座的电路图,图中的灯泡和插座连接正确,那甲线是 (填“零线”或“火线”)。当闭合开关S时,灯L闪亮一下后熄灭,而室内其他用电器仍正常工作,用试电笔接触A点时氖管发光,再把试电笔接触B点时氖管不发光,则灯L处 (填“断路”或“短路”)。
4、如图所示,AB和CD是两根固定且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符号“×”代表垂直金属导轨向下的磁场,现将铜棒EF和GH垂直静止放在导轨上,当拉动铜棒EF向左运动时,铜棒GH会跟着向左运动。若将磁场方向改为与原来相反,仍然向左拉动铜棒EF,则GH的运动方向(选填“向左”或“向右”),理由是。
5、使用机械提升重物,由于存在着摩擦和机械本身受到重力作用等原因,机械效率永远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生活中,常用水做冷却剂,因为水的 大;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过一段时间后,毛巾温度升高,体温降低,这里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毛巾的内能。
7、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2.4×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 J/(kg·℃),如果不考虑热量散失,需要完全燃烧 kg干木柴来提供热量。(q木柴=1.2×107J/kg)
8、如图所示,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力以及摩擦,重力为100牛的重物G位于水平地面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大小为10牛,则水平地面对重物G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牛,绳子A所受拉力大小为牛.若绳子自由端10秒内移动了1米,则重物G运动的速度为米/秒.
9、如图所示,这是一款改良型“抓鱼防滑手套”,它是在
表面浸乳胶材质,形成不规则褶皱皮纹,这样的褶皱表面可以增大接触面的来增大摩擦,达到防滑的效果;同时在使用时人们会紧紧地抓住鱼,这是利用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10、物理教材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分子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你知道分子直径大小是怎么估测的吗?是将很小的一滴油滴入水中,形成面积很大的油膜,油膜面积不再扩大的原因是;此时该油膜的厚度就近似等于分子直径.如图,如果一滴油在水面上展开为均匀圆形薄膜,油滴的质量为m,薄膜半径为R,油密度为ρ,则薄膜厚d表达式是:d=.(用常量和测量量表示)
二、单选题(共7小题)
1、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I-
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 .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正比
B . 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
C . 当导体的电阻为0.1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
D . 当电流分别为0.25A和0.5A时,接入电路的导体的电阻之比为1∶2
2、POS刷卡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POS机的刷卡位置有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下图中能反映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3、如图所示,启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A . 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 . 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 .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 .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B . 振动幅度大的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高
C . 每秒振动次数多的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更大
D . 音叉发出的声音从4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幅度变大
5、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雪熔化时吸热
B . 夏天坐开有空调的出租车,会看到车窗内表面有小水珠
C .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D . 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因为皮肤上的水蒸发带走热量
6、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如图甲是某款手持式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工作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在测量人的体温时,显示仪的示数会随被测者体温的升高而变大,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 . 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 被测温者体温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D . 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某同学连接的大部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补充完整。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再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是Ω。
(3)若考虑电压表中微小电流通过,则本次实验测得的电阻与真实值比较,将。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下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
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小明发现左右两侧悬挂砝码质量不等时木块也能平衡,其原因是。
(2)经过思考后,小明采用如图乙所示装置继续实验,该方案中由于,故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3)为了验证“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小明在图乙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又分别进行了图丙、图丁所示操作,其中操作(丙/丁/丙和丁都)是正确的。
(4)小明最后将小卡片用剪刀剪断(分为左右两半),这是为了验证。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为反对浪费,响应“光盘行动”,小明为自助餐厅的餐桌设计了“光盘仪”。餐盘放在载盘台上,若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达到或超过规定位,人一旦离开餐桌,提示器就会发出提示音,其原理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3V不变,空餐盘质量为100g,提示器的电阻R0恒为50欧姆,传感器R1的阻值随载盘台所载质量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开关S闭合后,问:
载盘台所载质量m/g |
100 |
110 |
120 |
130 |
140 |
150 |
160 |
……. |
传感器 |
100 |
90 |
80 |
70 |
60 |
50 |
40 |
……... |
(1)根据表中数据,当载盘台空载时,电路所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2)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03A时,提示器会发出提示音,此时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是多少克?
(3)为了能让顾客随时了解自己所剩食物的质量,小聪建议在电路中增加一块“质量表”(可由电流表(0-0.6A)或电压表(0-3V)改装而成)。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案。请分析说明哪种方案更合理。(无需写计算过程,说明理由即可)
2、如图所示,某学校要砌一道宽为5m的围墙,提供密度2.0×103kg/m3的砖块,每块砖的规格如图所示。已知水平地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0×105Pa,求:
(1)一块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一块砖对水平地面的最大压强。
(3)围墙正面的最大面积(忽略砖与砖之间的缝隙)。
3、为了环保出行,减少拥堵,现在城市里很多上班族选择电动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的折叠电动车,其质量为
。出厂测试时,质量为
的小明骑该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用了
,此时电动车受到的阻力
为总重的0.05倍。(
取
)求:







(1)这台折叠电动车受到的重力;
(2)这台折叠电动车出厂测试时所受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