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十七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事实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 . 氧气用于气焊 B .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C . 冰雪融化 D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 等于9mL B . 大于9mL C . 小于9mL D . 无法确定
3、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是(   )
A . 二氧化硫 B . 可吸入颗粒物 C . 二氧化氮 D . 二氧化碳
4、下列反应中是化合反应的是(   )
A . 碳酸氢铵 氨气+二氧化碳+水 B .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 镁+氧气  氧化镁 D . 镁+醋酸→醋酸镁+氢气
5、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是(   )
A . 水为什么总往低处流 B . 水分子的微观结构 C . 水由什么元素组成 D . 水能否变成其他物质
6、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室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   )
A . 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B . 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 C . 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 . 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7、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 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 .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 . 用排水法收集O2 ,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验满氧气 B . 点燃酒精灯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滴加液体
9、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采取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 . 向老师请教 B .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C . 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 .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10、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了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④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 ①③⑤ B . ②④ C . ②③⑤ D . ③④
11、镁条是银白色的固体,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判断镁条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 剧烈燃烧 B . 耀眼的白光 C . 生成白色固体 D . 放出大量的热
1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与“创文”不相符的是()
A . 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 B . 减少城市雾霾,提倡公交出行 C . 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 D .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1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在下列性质中,必须考虑的是( )。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⑤
14、成语中体现化学变化是(   )
A . 砸锅卖铁 B . 木已成舟 C . 死灰复燃 D . 滴水成冰
15、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哪一种现象是不对的(       )
A . 罩在烛火上方的烧杯内壁一开始出现少量水雾,随后消失 B . 可以看到烧杯内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C . 如果罩住烛火时间太长,烧杯底部将会变黑 D . 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跟着被点燃
16、“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下列有关“人造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 .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 . 可以利用红磷燃烧反应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17、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
A . 只有①正确 B . 只有②正确 C . 只有③正确 D . 全部错误
18、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 .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 . 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B . 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D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试管、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⑦⑥ B . ②③①④⑤⑥⑦ C . ④②①③⑤⑦⑥ D . ④②①③⑤⑥⑦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图片_x0020_95847140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填字母)。
(2)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用到图中某仪器外,还需要(填仪器名称)。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填字母)。

图片_x0020_2070898315

(4)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
2、下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放出热量。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是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多选)

A 使用清洁能源  B 燃放烟花爆竹   C 大量植树    D 推广私家车出行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走进超市,小明来到食品区发现一些包装袋内充满了气体,看上去好个小“枕头”。如图是一包薯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薯片的主要成分有土豆、盐等,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填充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回答两点即可):①
(4)薯片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5)若所充气体是氮气,则实验室收集氮气的方法是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603499326

(1)依据丙实验回答:

①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通过甲、丙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一点即可)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
(4)小明用图丁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偏低(装置不漏气),其主要原因是
2、如图是对氯化钠(NaCl)的称量和对液体的量取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存在的不正确之处是,用如图操作方式称量6.3 g固体药品,则称量药品的实际质量是g。
(2)图2所示,用量筒量液时,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若采用a读法,则会使读数(填“>”或“<”)液体体积。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图片_x0020_1477091058 图片_x0020_858120421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利用装置 C收集氧气,当则氧气已满;
(5)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对A装置所做的改进是可以选用装置A和(填字母)的组合。
(6)若用水将图II所示装置内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必须从(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7)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依次是(填序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十七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