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佳木斯二十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在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 所制气体的密度
B . 所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C . 反应物的种类
D .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2、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 . 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3、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
B . 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 . 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
D . 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在下列性质中,必须考虑的是( )。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⑤
5、我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史,下列发明或技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活字印刷
B .
酒精酿造
C .
水车灌溉
D .
绢布刺绣




6、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食盐、天然气
B . 干冰、蒸馏水
C . 水银、净化后的空气
D . 海水、冰水混合物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验装置气密性
B . 闻气体气味
C . 称量NaCl的质量
D . 滴加液体




8、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 .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B . 绿色化学的提出
C . 纳米技术
D .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9、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氢气用作燃料
B . 红磷可制作烟幕弹
C . 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0、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 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11、下列变化与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夏天食物变馊
B . 节日燃放烟花
C . 动物呼吸
D . 农家肥腐熟
12、分子和原子根本区别是( )
A .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 . 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 分子不停运动,原子不动
D .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3、下列有关催化剂说法正确的( )
A . 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B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 . 加热氯酸钾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 .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 . 氧化反应肯定只有一种物质生成
C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 化合反应肯定只有一种生成物
15、某学生用天平称取9.6g氯化钠,他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则他接下来的操作应为( )
A . 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B . 减少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C . 减少左盘内的氯化钠
D .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16、如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 .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C .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17、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 )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
1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B . 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双氧水
C .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铁和铜
D . 用澄清石灰水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19、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固体制氧气,下列图像关系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20、小强同学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了。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生成氧气的速度加快了
B . 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了
C . 反应中高锰酸钾起催化作用
D . 反应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种类最多5种,最少3种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根据空气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的分类中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最早获得这个结论的科学家是;
(2)在空气的成分中,能用于制造氮肥的是,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的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它约占空气体积的,能用来填充霓虹灯的是,这是利用了该类气体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洁净的空气对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请举出一种大气污染物,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空气的是(填序号)。
①使用清洁能源②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③植树造林
2、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剧烈氧化反应,现有下列物质:①木炭;②硫粉;③红磷;④铁丝,它们分别在氧气中燃烧
(1)用序号填空: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生成无色气体的是;生成白色固体的是;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2)写出标号对应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②;
④;
(3)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预先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目的是,铁丝要在木条上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做该实验时若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答一条);
(4)若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应。
3、写出下列实验情况对应的原因:
(1)欲用量筒量取10mL蒸馏水,实际量取液体体积偏小;
(2)用红磷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时,水进入集气瓶内少于五分之一;
(3)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
(4)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净。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小明在实验室中加热白色固体A和黑色固体B的混合物制取无色气体C,并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名称:B;E;F;
(2)写出下列反应文字表达式:①;②;
(3)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为。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
b;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填标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试管口堵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标号),反应文字表达式是,装置C与装置B比较,具有的优点为,若用B来制取氧气,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应;
(4)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所以可用(填标号)装置来收集,验满的方法为,氧气还可用F装置收集,这是因为氧气;
(5)将B装置右侧导管口连接一个注射器(如图),则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可观察到,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可观察到;
(6)若用如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端通入,验满时,带火星小木条应放在端检验,若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瓶内先注满水,氧气应从端通入;
(7)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标号)。
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为“探究空气组成”的实验,将燃烧匙内足量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可观察到,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作用为,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该实验的原因为;
(2)B为A的改进实验,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30mL,夹紧弹簧夹,点燃管内红磷,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应停留在mL处,该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
(3)如C图,用仪器a吸取少量浓氨水滴加在棉花上,则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该现象说明,a的名称为,若某同学做该实验时发现棉花变红了,其原因可能是;
(4)通过实验D中的现象,可得到关于分子的特性是,该实验中红墨水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