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 . 气焊 B . 灭火 C . 潜水 D . 急救
2、下列符号表示1个氢分子的是()

A . H B . H2 C . H+ D . 2H
3、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 用淘米水浇花 B . 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 . 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 . 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自来水 B . 汽水 C . 液态氧气 D . 液态空气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 中子数 B . 质子数 C . 核外电子数 D . 最外层电子数
6、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 .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 .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7、已知碳14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碳14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 6 B . 8 C . 12 D . 14
8、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 门捷列夫     B . 达尔文 C . 拉瓦锡     D . 牛顿
9、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10、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 钠Ne   B . 磷P   C . 锰MN   D . 铁fe
1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酒精挥发   C . 纸张燃烧   D . 胆矾研碎
12、海带、木耳、菠菜等食物可为人体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13、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 . 碳   B . 氧   C . 磷   D .
14、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二氧化硫   B . 一氧化碳   C . PM2.5   D . 氮气
1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 木炭   B . 红磷   C . 氢气   D . 铁丝
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过滤 图片_x0020_90193614    B . 倾倒液体 图片_x0020_836171865 C . 称量固体 图片_x0020_671607855    D . 取固体粉末 图片_x0020_1091733746
17、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214127539

A . 原子序数为12   B . 质子数为 24 C . 元素符号为Mg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18、为保证实验安全,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 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 . 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C . 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D .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
19、二氧化钛(TiO2)可用于生产防晒霜。其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   )
A . -4   B . +3   C . +4   D . +5
20、下列操作中,最适宜鉴别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是(   )
A . 观察气体颜色   B .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 . 闻气体的气味   D .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2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 . 氯化钙   CaCl2   B . 氧化铝 AlO C . 二氧化碳  CO2   D . 氮气  N2
2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 原子不显电性 C . 离子不能构成物质   D . 原子可转化成离子
2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水和酒精

闻气味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C

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水

观察颜色

D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

A . A   B . B   C . C   D . D
2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

物质

图片_x0020_2007474714

微观示意图

图片_x0020_2090330794

图片_x0020_926483074

图片_x0020_26818277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甲物质的化学式为H2 C . 反应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D . 丙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 ×100%
2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片_x0020_46488965

图片_x0020_1251546079

图片_x0020_1998185748

图片_x0020_1802903124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收集氧气

C. 收集氧气

D.监控气体流速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垃圾分类是新时尚。
(1)补齐废弃物与垃圾桶的连线。

图片_x0020_811760332

(2)你认为垃圾分类的意义是
2、食品防腐保鲜有多种方法。
(1)减少食品保存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几种方法中,利用此原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A 抽真空         B 冷藏或冷冻

(2)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可防腐,原因是
3、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着天问一号顺利升空,开启了中国的首次火星之旅。其火箭推进器采用液氢、液氧、煤油为推进剂。

(1)写出液氢与液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十二烷(C12H26)是煤油中成分之一。十二烷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三、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天然气一般指蕴藏于地层中的气体混合物,主要成分如图1所示。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无色、无味。地壳中,目前已探明的天然气总储量超过200万亿m3

天然气是低碳能源,作为燃料,产生相同热量时,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可减排二氧化碳65.1%。天然气用于汽车燃油,还可以减少颗粒悬浮物的排放。

天然气可以压缩冷却成液化天然气运输、使用。1m3液化天然气可气化成625m3天然气,用于居民生活中的烹调、取暖等。在送到用户之前,为便于泄漏检测,需要用硫醇等给天然气添加气味。

目前天然气在我国的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图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用作燃料,利用了其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
(2)天然气相比于煤炭是低碳能源的原因是
(3)从微观角度解释液化天然气气化后体积增大的原因
(4)由图2可获得的信息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天然气主要由甲烷及少量乙烷、丙烷、氮气、丁烷组成

B 甲烷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用天然气替代煤等常规城市燃料,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

四、流程题(共2小题)

1、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2013593137

(1)通过过滤池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填字母序号)。

A 泥沙         B 枯草树叶        C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2)向清水池中投放二氧化氯(ClO2),可以消毒灭菌。写出ClO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
(3)进入用户家庭的水需经过煮沸才能饮用,水沸腾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种类(填“改变”或“不改变”)。
2、富氧燃烧技术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该技术的主要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344925217

(1)空气分离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图中“其它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2)该流程中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写出一种即可)。
(3)依据“灰处理后得到含硫灰分”,可知煤粉中含有(填元素符号)。
(4)关于富氧燃烧技术,下列说法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A 与普通燃烧相比,富氧燃烧锅炉中煤粉的燃烧更剧烈

B 烟气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水

C 该技术有利于CO2的回收利用

五、实验题(共5小题)

1、用下图所示实验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图片_x0020_133808859

(1)实验1中,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与外焰接触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
(2)实验2中,能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的现象是
(3)实验3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2、解释实验现象。

图片_x0020_1021248851

图片_x0020_708231497

⑴旗帜变红,体现分子的性质是

⑵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速度比在冷水中快,原因是

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256580990

(1)A装置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仪器a的名称是,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氧气能够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3)B装置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图片_x0020_1395201574

(1)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2)检验b管中气体,将置于b管尖嘴口出,打开活塞。
(3)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
5、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图片_x0020_562979635

(1)将导气管放入水中,打开弹簧夹,双手捂住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是
(3)红磷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是
(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红磷的用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C 该实验中,可用木炭代替红磷。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1)Ⅰ.不稳定性

图片_x0020_1632650280

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2)二氧化锰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3)称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质量为g。
(4)Ⅱ.漂白性

(查阅资料)

i.过氧化氢溶液可漂白一些有色物质。

ii.10%表示H2O2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10:90。

(进行实验)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图片_x0020_16553453

图片_x0020_416080123

图片_x0020_1766349680

图片_x0020_1080911306

20分钟后

布条无明显变化

20分钟后

布条颜色稍变浅

20分钟后

布条颜色明显变浅

1分钟后

布条红色褪去

(解释与结论)

实验①、②的目的是探究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是否有影响。

(5)欲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NaOH溶液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填实验编号)。
(6)通过对比实验③、④,得出的结论是
(7)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的实验是:将红色布条浸泡到℃ 25mL 10%H2O2溶液 +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