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 . 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2、“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 )
A . Cr2(SO4)3
B . CrCl2
C . Cr2O3
D . K2CrO4
3、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B . 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 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4、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车胎爆炸
B . 剪纸成花
C . 瓷碗破碎
D . 食物腐烂
5、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如果把X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A . X>Y>Z
B . Y>Z>X
C . X>Z>Y
D . Z>X>Y
6、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 . 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 . 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 . 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7、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 . 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8、氢氟酸(HF)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O2+4HF=X↑+2H2O,则物质X为( )
A . SiO
B . O2
C . SiF4
D . SiF
9、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 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 .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0、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 .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 . 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11、硅材料是太阳能电池及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随着一批多晶硅生产企业在乐山建成投产,乐山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下面是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
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2、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20 | 2 | 1 | 37 |
反应后质量/g | 15 | 32 | 1 | 未知 |
A . 物质Y一定是单质
B . 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 . 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
D . 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
13、下列各图中“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
B .
C .
D .




14、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 .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C .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15、小明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并用该瓶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 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 . 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氧气
C . 铁丝的温度过低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D . 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
1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蒸发结晶
B .
检査气密性
C .
滴管用后直接插回原瓶
D .
塞紧橡皮塞




1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无热量放出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18、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 . 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
C . 2H:2个氢元素
D .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19、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 . 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 .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20、如图,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型管右侧液面高出左侧液面,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 硝酸铵固体
B . 蔗糖固体
C . 氯化钠固体
D . 氢氧化钠固体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
(3)食盐水中的溶质;
(4)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
(5)氯化钙中的阳离子。
2、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种元素;
(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的是(填序号),表示阴离子的是(填序号);
(3)B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通常显价;
(4)D中x=;
(5)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倍。
3、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反应;
(2)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填“强”或“弱”);
(3)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填“大”或“小”);
(4)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5)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2)t1℃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溶液的质量g,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a>b B a=b C a<b D 不能确定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A 电解水实验
B 排水法收集气体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实验B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
(3)实验C通过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
(4)实验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D中水的作用是。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如下图是配制8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过程中,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2)D操作应选用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量筒凹液面的处保持水平。
(3)E操作的作用是。
2、“化学多米诺”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强,使各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F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注: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3)D中看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中看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6)用G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维生素C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是;
(2)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