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真金不怕火炼 B . 百炼方能成钢 C . 纸里包不住火 D . 玉不琢不成器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 . B . C . D .
3、下列所述情况: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④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任意排放,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只有①④ C . 只有②④ D . 只有①③
4、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 .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 . 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 .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 . 是二氧化锰 C . 任何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 .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药品加热   B . 除去水中的泥沙    C . 取用液体药品    D . 读出液体的体积
7、煮沸过的水放凉后不宜用来养金鱼,因为这种水中几乎不含有(   )
A . 氧元素    B . 氧原子    C . 氧分子    D . 水分子
8、等质量的下列金属所含的原子个数最少的是()
A . Mg    B . Al    C . Zn    D . Fe
9、小明在网络中看到一段实验视频:实验人员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无色)挤入盛有氯气(黄绿色,有毒)的试管中,振荡后,观察到试管A中液体呈黄绿色,气体黄绿色变浅;试管B中液体、气体均为无色,胶头滴管胶头变瘪。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得到的结论或推论是(   )

图片_x0020_731427983

A . 氯气能溶解于水 B . 氯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 . 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D . 实验后剩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10、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 km~50 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属于()
A . 混合物 B . 单质 C . 化合物 D . 稀有气体
11、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移,这时则应( )
A . 增加砝码    B . 添加药品    C . 减少药品    D . 调节平衡螺母
12、下列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纸张燃烧    B . 粮食酿酒    C . 酒精挥发    D . 钢铁生锈
13、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旧报纸    B . 塑料瓶    C . 玻璃瓶    D . 铝制易拉罐
14、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相对原于质量不同    B . 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 . 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 .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减少“白色污染”,提倡自带购物布袋 B .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 对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可以有效减少金属资源的浪费 D . 开发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1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物质
17、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豆浆 B . 酱油 C . 糖水 D . 冰水混合物
18、用 图片_x0020_1697200944 表示氧原子,用 图片_x0020_2056691248 表示氢原子,则过氧化氢分子的构成可表示为(     )
A . 图片_x0020_1069514527 B . 图片_x0020_655180306 C . 图片_x0020_100005 D . 图片_x0020_100006
19、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 . 2H2 B . H2 C . 2H D . 2H+
20、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它们的化合价相同 B .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 .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21、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装置气密性良好。经数小时后,U形管两端的液面情况是(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图片_x0020_2026362326

A . 左端下降,右端上升 B . 左右两端都下降 C . 左右两端两处都不变 D . 左端上升,右端下降
22、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操作方法或所加试剂

A

铁丝和铜丝

①导电性 ②溶解性

B

白醋和酒精

①加水溶解 ②闻气味

C

硬水和软水

①肥皂水 ②煮沸

D

水和澄清石灰水

①通入二氧化碳 ②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23、将质量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6%)分别为a、b两份:a微微加热;b和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其放出氧气的质量(纵坐标)和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588136922 B . 图片_x0020_888330164 C . 图片_x0020_222840594 D . 图片_x0020_1660658479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B .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C . 两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 . 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 为单位
2、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   )
A . 碳C B . 钠Ne C . 贡Hg D . 铝AL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物质
(2)3个氮原子
(3)2个镁离子  ;
(4)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5)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2)餐桌上火锅中酒精不慎洒出燃烧起来,我们应如何处理
(3)污染大气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部分来源于汽车尾气,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如果汽车排气管加装催化转换器,则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会相互作用生成两种气体,一种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另一种为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三废”、农业污染。
(2)列举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①
4、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应如何操作。
(1)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后集中加热。
(2)实验室制备气体要先再装药品。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对它进行研究:     

图片_x0020_685411937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电子,变成(填符号);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总数为
(3)我发现如下规律: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8个;

②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4)如图表示碘元素的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碘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填符号)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图片_x0020_209874039

6、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如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9

(1)若用“ 图片_x0020_100020 ”表示氢原子,用“ 图片_x0020_100021 ”表示氧原子,用“ 图片_x0020_100022 ”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图片_x0020_100023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3)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反应完毕,瓶中剩余的气体为
7、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填序号)
(2)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只要加就可以区别;
(4)下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河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指出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不正确:

图片_x0020_100024

8、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上瓶装的是无色空气,下瓶装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抽出玻璃片后,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现象,如果时间稍长,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图片_x0020_1194028350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回答:
(1)栀子花开,香飘十里
(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
(3)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图片_x0020_558139344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
(2)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对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可以选用 (填字母)装置来收集氧气,此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2、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26894523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乙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3、在今年某校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同学们认真完成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53875931

(1)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通常是把导管口插入水中,然后手紧握锥形瓶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请你回答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2)A装置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作 剂,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的最佳方法是
(3)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由于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锥形瓶内的反应就已经停止(如图所示)。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出两种方法。

。②

(4)某学生用该种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时,他将收集装置做了进一步改进,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气体,请问导气管应连接此装置的 端(填“a”或“b”)。
(5)实验桌上放有一瓶盖有玻璃片的“空”集气瓶,不知装有何种气体,请你做出一种假设(猜想),并按你的假设填表,完成探究过程。

假设(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甘肃省金昌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