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欣赏中华诗词,陶冶高雅情操。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是新时期的发展理念。下列措施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B .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C . 严禁向江河里倾倒垃圾 D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中国是核电大国核电站中的核燃料是铀或钚,如图为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钚是金属元素 B . 钚的化学符号是Pu C . 钚元素的质子数是94 D .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们能嗅到花香的原因是(   )
A . 分子的结构相对稳定 B . 分子大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大豆油 B . 食盐 C . 蔗糖 D . 杜康酒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718759378 倾倒液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2 闻气味 C . 图片_x0020_100003 给液体加热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添加酒精
7、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生铁、氧化镁、矿泉水 B . 水银、冰水混合物、石油 C . 干冰、碘酒、可口可乐 D . 氩气、氧气、青铜
8、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769127592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中“ 图片_x0020_1997887482 ”和“ 图片_x0020_413587077 ”的微粒个数比是2:1 C .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 . 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9、能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煤炭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 . 厨房的油锅着火,可以立即用水浇灭 C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D . 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1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支管①②中的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

图片_x0020_933918652

A . 生石灰和水 B . 镁粉和稀硫酸 C .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 . 大理石和稀盐酸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区分酒精和水:观察颜色 B . 比较铝、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铝丝和锌丝分别浸入硝酸镁溶液中 C .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D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后点燃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 B . 滤渣中一定含有镁和银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银 D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镁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图片_x0020_1310602568

图片_x0020_611523257

图片_x0020_1823654268

图片_x0020_379348869

A足量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铝片

C将铁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D一定条件下氧化铜和碳粉恰好完全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14、工业炼铁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若要生产含铁97%的生铁231t,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最接近(   )
A . 224t B . 280t C . 320t D . 400t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A点的含义是;将t2℃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析出固体质量甲 (选填“>”“=”或“<”)乙;t1℃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图片_x0020_271367302

3、火力发电厂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这样做的目的是;打开汽水瓶盖后立即有气泡冒出的原因是
4、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 ;铝制品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通常会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一层漆,其原理是
5、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氯化钠与砝码位置放反(1g以下用游码),则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如果不小心将配制好的溶液溅到外面溶液的质量分数
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反应原理。
(1)氨气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氨气(NH3)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氧化物
(2)铁生锈的过程很复杂,其中有一步是氢氧化亚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和C常温下是液体,A和C、E和G的元素组成相同H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A的化学式为;物质B的一种用途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为

图片_x0020_991517941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469467415

(1)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可以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2)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水中的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342200484

(1)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什么?
(2)已知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可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甲烷气体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F、G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F装置中的蜡烛熄灭,G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为探究实验室金属化合物废液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

图片_x0020_1455708150

(1)实验室进行操作I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加入X须过量的原因是什么?
(3)写出加入Y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无水乙醇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I无水乙醇(CH3CH2OH)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CH3CH2ONa)和一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Ⅱ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比

Ⅲ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后会变成蓝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猜想二:CH4;猜想三:H2。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2)(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①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生成

猜想三成立

②乙组同学认为只完成上述实验猜想二也可能成立理由是 ,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验证: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燃烧产物依次通人A、B装置(如图2),测得A装置中质量增大,B装置中质量不变乙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证明猜想成立

(得出结论)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实验反思)甲组同学受到乙组同学的启发认为只需要增加一个实验:再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就能使本组的实验方案更加完善。你认为此方案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4)(拓展延伸)要确认该实验过程中所用的乙醇是无水乙醇的实验方法是
(5)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标签破损的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20g该硫酸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g锌粉(锌粉过量),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9.9g。该瓶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