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

比较MnO2和Fe2O3

的催化效果

收集氧气并测量

氧气的体积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

条件

A . A    B . B    C . C    D . D
2、丝绸之路将我国古代的方面与技术传送到了国外。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烧制瓷器 B . 湿法炼铜 C . 高梁酿酒 D . 纺纱织布
3、下图是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B . 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 . t1℃时,将8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童为70g D . 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 CO2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B . 铜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 . 常温下N2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D .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5、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 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B . 海水、氯酸钾、氢气 C . 氧化铁、锰酸钾、水 D . 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6、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 .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 . 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 D .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7、《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A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 C . 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 . 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
8、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大会在中国举行,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全力改善环境质量,全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 . 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B . 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 C . 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 . 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9、接近毒品就是走向死亡,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吸食后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其主要成分是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MDMA由4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MDMA分子中含有29个原子 C . MDM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3g D . MDMA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
10、数形结合能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描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 . 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C . 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1、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B . 电解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 . 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 D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12、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所介绍,国内5G通信芯片用氮化镓材料制成。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506766589

A . 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 B . 图中x=18 C . 镓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1 D . 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13、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 . 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 . 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 . 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 . -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4、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若消耗3g乙,则生成17g丙 D . 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固体药品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倾倒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2 C . 检查气密性 图片_x0020_100003 D . 给液体加热. 图片_x0020_100004
16、2019 中国水周主题:“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 .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 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沉降
17、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量观一一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转化观一一铁与盐酸反应可以一步转化为氯化铁 C . 微粒观一一氯化钠由分子构成 D . 守恒观一一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18、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如图装置吸收或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其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中装有氧化钙固体,可吸收气体产物中的水蒸气 B . ②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C . ③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D . ③中尾气进行点燃,可防止尾气造成污染
19、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所以蜡烛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C .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20、某学生将锌粒放入CuSO4溶液中, 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
A . 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并检验 B . 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并检验 C . 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 D . 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请回答:

(1)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我国在氢能源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能源的优点是:
(3)汽车上有多种化学材料。汽车的许多部件是金属合金,它属于材料。
(4)汽车用铜线作为充电的导线。我国古代将赤铜(Cu2O) 和木炭分混合加热到800℃得到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汽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 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对应特征

(2)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 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具有吸附性

B 可重复使用

C 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4)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 二氧化碳可覆盖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写出制备工艺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类型是:。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

图片_x0020_1377439429

(2)如图为Mn和Cu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956404335

①实际与Mn反应的粒子是

②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③由反应可知金属的活泼性: MnCu (填“>”或“<”)。

④该反应中化合价没有改变的元素或根是(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A 锰元素

B 铜元素

C 硫酸根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小童要用其它方法验证铜、铁、镁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选的另外两种溶液是溶液和溶液。
4、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

A 高锰酸钾

B 汽油.

C 面粉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填字母)。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3)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如图是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 形成饱和溶液的是,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②图2是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情况。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I为

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D 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276501652

(1)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则气密性良好。
(2)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反应方程式为
(3)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填“b”或“c”)端通入。
(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镁铝合金强度大、密度小,合金表面易上色,常用作笔记本电脑的外壳。
(1)Ⅰ.形状大小相同的铝和镁,分别放入同样的盐酸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 两者都发生反应     B 镁比铝反应剧烈    C 铝不与盐酸溶液反应

(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而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水共同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用化学式NaAlO2表示)和H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Ⅱ.三位同学通过进行如下途径探究,来推算某铝镁合金(假设不含其它杂质)中铝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镁铝合金与氧气反应,测定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如图所示,称量一定量镁铝合金粉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与相等。

图片_x0020_1920304839

(4)方案二:铝镁合金与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806080715

①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氢气体积,装置导管口a、b、c、d的连接顺序是:a→

②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烧瓶内还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

(5)方案三:铝镁合金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称取8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反应过程如下图:

图片_x0020_1043018630

①实验中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

②从上图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反思与拓展)利用铝镁合金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和方案二装置,通过测定体积,也可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石灰石是常见的主要矿石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一些矿石样品,并取来稀盐酸200克,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克)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克)

  1.76

  3.52

  4.4

    m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数值是多少?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