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阶段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镜片中,属于凹透镜的中( )
A .
B .
C .
D .




2、下列情境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用力把皮球压扁
B . 用力把静止的足球踢飞
C . 坐在皮沙发上,沙发会向下凹
D . 熊猫把竹子拉弯
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 . 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D . 两个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4、下列哪个物体的重力最接近0.5N( )
A . 一只母鸡
B . 一个鸡蛋
C . 一张课桌
D . 一台普通笔记本电脑
5、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 . 缩小的虚像
B . 缩小的实像
C . 放大的虚像
D . 放大的实像
6、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镜的焦距较长
B .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C . 目镜的焦距较短
D .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7、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上
B .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C .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有摩擦
D . 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关于重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中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作用
B . 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的大小
C . 重力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D .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9、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 . 一定小于5cm
B . 一定等于5cm
C . 一定大于5cm
D . 可能小于5cm,也可能大于5cm
10、毕业时,要摄影纪念,全班合影后,用同一胶卷改拍个人校园纪念照时,应该( )
A . 把照相机离人远些,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
B . 把照相机离人远些,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
C . 把照相机离人近些,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
D . 把照相机离人近些,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水平桌面对放在它上面的茶杯会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该力的受力物体是,它是由于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N,手的拉力为N。
2、清晨室外花叶上有许多露珠,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粗大,这是露珠产生(填光学仪器名称)的功能,形成叶脉(选填“正”或“倒”)立的(选填“实”或“虚”)像。
3、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对光线起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 透镜.
4、物体的重心(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将一质量为5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重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N。(g取9.8N/kg,月球对物体的引力约为地球对同一物体的六分之一)
5、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如图所示),这是运用了重力的方向是,图中所示的墙体向(选填“左”或“右”)倾斜。
6、疫情期间,莉莉在线上学习时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急剧下降,经医生检查,她的晶状体变 (选填“薄”或“厚”),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她患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需佩戴 镜来矫正视力;若她所戴眼镜的度数为400度,则该眼镜的焦距为 m。
7、按要求填空。
(1)如图1,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2)如图2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象.由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选填“正”或“反”)比;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在实验中若该弹簧下端施加的拉力大于6N,则将发生形变。
8、一辆自重是5×104N的卡车,装着25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300kg,行驶到座桥前,发现立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g取10N/kg)。问:
(1)标志牌上“10t”表示;
(2)这辆卡车的总重力为多少?
(3)这辆卡车的总质量为多少?
(4)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货物的重力为多少?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
(1)画出如图甲所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在图乙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a)和(b)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a)和(d)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 有关;
(3)通过比较 和 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做 法。
2、如下表是小璇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
质量m/kg |
重力G/N |
比值 |
物体1 | 0.1 | 0.98 | 9.8 |
物体2 | 0.2 | 1.96 | 9.8 |
物体3 | 0.3 | 2.94 | 9.8 |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 (3)

A . 重力为1N的物体,其质量为9.8kg
B . 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4)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小刚同学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刻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重力,从而得出结论。请问这种探究方法可行吗?,理由是。
3、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实验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小明先通过图甲所示的实验,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f= cm;
(3)小明将凸透镜、蜡烛调节至图乙所示位置,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2.0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5)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他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
(1)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①我们到森林里游玩时,为什么不能将装有液体的饮料瓶随意丢弃?
②穿着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结果他却离墙而去,这是为什么?
(2)张老师使用如图所示的投影仪放映课件,若将投影片正放,则同学们在屏幕上将看到怎样的文字?若想让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应如何调节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以及凸透镜与投影片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