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符号为 uUO B . 原子序数为 118 C . 原子的质数为 176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 294g
2、关于C、CO、C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CO易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塞紧胶塞 B . 贮存氧气                   C . 过滤                D . 吹灭酒精灯
4、下图为汽车尾气处理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C .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5、3Cl2+6NaOH 5NaCl+X+3H2O的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
A . O2 B . NaClO C . HCl D . NaClO3
6、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日光灯通电发光    B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粮食酿酒    D . 干冰人工降雨
7、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尼古丁由26个原子构成 B . 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 . 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8、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   )
A . 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B . 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 C . 化学性质相同    D . 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 . 氧气(O2)在电火花的作用下可以部分转化为臭氧(O3),氧气和臭氧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0、下列关于物质的应用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应用原因

分析

A

4600L氧气可加压装入40L钢瓶中

氧分子变小了

B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炼铁

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D

用飞机在云层中撤布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放热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硫原子
(2)3个氮气分子
(3)氢氧根离子
(4)氧化铝
(5)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水资源。
(1)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若多说明是硬水。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①地球上水资源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②水通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③通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④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是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

(3)日本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含镍氧化物半导体粉末,将少量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0.02纳米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地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为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D,H
(2)利用图中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字母,按字母顺序排列),所用药品是
(3)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仪器名称),再利用高锰酸钾以及图中仪器还可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用装置I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端导管进入(填“左”或“右”)。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是玻璃工业和陶瓷工业的原料,冶金工业的助熔剂。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困如下:

图片_x0020_806293964

(1)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2)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若在H2还原SiHCl3 , 过程中混入O2 , 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3)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物质A需要循环使用,A的化学式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蜡烛一吹就灭”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灭火原理,针对蜡烛熄灭原因展开了探究。
(1)(探究一)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小聪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扇子扇灭,否定了小明的想法,从而认为蜡她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2)(探究二)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可燃物——石蜡蒸气,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图片_x0020_477403814

查阅资料: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1000℃;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实验1:如图甲,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2:如图乙,先将带柄金属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向的蜡烛,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错论)蜡烛吹就灭的原因是

(3)(实验分析、讨论)

①实验2中用两盏酒精灯的作用是

②小红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实验l和实验2两个实验,主要是应用了科学探究方法中的法。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实长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1g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3.20

2.88

2.49

2.49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g。
(2)原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