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中考压轴题-专题三:物态变化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对下列图象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
A .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B . 该物质可能是水
C . 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 . 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走进了很多家庭,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 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在加油时人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 . 汽车的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C . 汽车在冬 天时挡风玻璃上会起雾,这是汽化现象
D . 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碟盘摩擦使汽车减速,在摩擦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用相同加热器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
B .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
C . 甲、乙两物质从0~6 min内吸收热量相等
D . 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4、小丽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过程不需要吸热
B . 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 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D . 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5、小明在公园游玩时发现师傅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如下:先将白糖倒入机器中加热,使白糖粒变成糖浆,然后经过出丝口的高速旋转将糖浆甩出,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马上就凝聚成长长的糖丝,用竹签绕在一起就制成了棉花糖。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 先汽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B . 先熔化后升华,先放热后吸热
C . 先熔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D . 先升华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起到调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 在t=3min时,乙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乙物质在BC段停止吸热,温度不变
8、如图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B .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C . 在3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在10min到25min之间,由于物体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9、下列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是放热过程
B .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 . 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D . 一次体检中,测得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10、在防治新冠肺炎的抗疫战斗中,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而眼罩的玻璃片常常会变得模糊不清,以下现象中与此物态变化原理相同的是( )
A . 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周围会冒“白气”
B . 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C .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D .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11、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常见的是乙二醇水溶液,这种冷却液防冻、防沸。与水相比,这是因为该冷却液的( )
A . 凝固点高,沸点高
B . 凝固点高,沸点低
C . 凝固点低,沸点高
D . 凝固点低,沸点低
12、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 . 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 . 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 . 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测量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此时该地区的大气压可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个标准大气压。
2、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前线,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才能避免被感染。
(1)KN95口罩主要由隔离层、过滤层和亲肤层等组成,可以有效防护病毒入侵人体,防护原理和(填实验操作)相似。生活中还有利用该原理的物品有 (任写一例)。
(2)穿上防护服后,护目镜上会布满小水珠,水珠是由于而形成的。
3、2020年12月1日,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成功着陆,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白天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高达120℃,夜间温度会降至-180℃,其原因除了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不能起保温作用外,还与月球表面上砂石、尘土的小有关;运载火箭所用燃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在一定温度下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
4、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超市等生活必须的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采购志愿者进入超市前就闻到了浓浓的消毒水的气味,这是现象。同时,医护人员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雾炮车向空中喷洒大量水雾可以进行有效除尘,如图所示。喷洒出的水雾附着在固体小颗粒上,使混合物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浮力,下落到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
6、如图是制作棉花糖的情景,将白糖倒入中间旋转的小锅里,并把小锅加热,通过的方式增加糖的内能,使糖(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糖液,从小锅周边上的小孔甩向外围大锅,热糖液遇冷后就马上变成糖丝,由于分子间的作用,糖丝不会折断,缠绕在棒子上形成白白一团棉花糖。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1、在“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小明绘制了冰和蜡的熔化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则 是蜡的熔化图像;
(2)小林同学感觉冰熔化的时间不够长,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物理现象,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冰熔化时间的方法:
;
(3)在冰和蜡熔化的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或熔化非常缓慢,将试管放回烧杯中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2、小溪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水温为℃;
(2)当水沸腾时,小溪观察到水中出现大量上升、变大的气泡,水温(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
(3)小溪又将装有某种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在实验中的沸水中加热,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t1~t2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物质在(填“固态”或“液态”)时的吸热能力更强。
3、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 组同学用的是如图 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
(2)图 乙是B 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B、C 组得到b、c 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从图像中还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4、温雪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1)如图甲组装实验装置时,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放置非常重要。实验时,应当先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
(2)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表, 分析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气泡情况如图乙中所示;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某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丁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
(5)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答出一种即可)
5、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海波,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试管内的海波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等海波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然后撤去烧杯和酒精灯,继续观察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2)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海波凝固过程大约用了min,海波在 AB 段吸收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 段吸收的热量,第 10 min 海波处于态;
(3)分析图象可知液态海波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创新小组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是某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此时应该做的调整是。加热开始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88 |
90 |
94 |
96 |
98 |
98 |
98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方格纸上描点作图。
(3)分析表格或图像可得到的规律有:(写出一条即可。)
7、如图甲是探究某种物体熔化规律时的实验裝置,图乙是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
(2)在
段时,此物质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该物质在
段和
段的比热容分别为
、
,则
;





(4)若要证明该物体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请写出具体的证明过程。(不考虑从周围环境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