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中考压轴题-专题二:凸透镜成像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如图是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 B .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 .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 .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B .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 . 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 .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3、如图所示,图甲是“测凸透镜焦距”的装置图。图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烛焰能在光屏上成完整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 . 图乙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C . 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D . 图乙中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4、如图所示,F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P为2倍焦距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放在A点时,所成的像跟照相机的成像性质相同 B . 物体放在B点时,无法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像 C . 物体放在C点时,所成的像跟投影仪的成像性质相同 D . 物体放在C点时,经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所使用的透镜焦距为 ,实验中将蜡烛分别放在甲、乙、丙、丁四个位置,观察光屏上成像情况(光屏位置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甲位置时,需将光屏移动到大于 的位置,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B . 将蜡烛从甲位置移到乙位置,需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C . 蜡烛在丙位置时,光屏上成的清晰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蜡烛在丁位置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
6、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天文爱好者通过墨水成像、小孔成像、相机拍照等方式观看或记录了这一天象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B . 太阳在墨水中形成倒影,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C . 太阳通过小孔成像,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D . 太阳通过照相机镜头成的是虚像
7、“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 .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 .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 .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二、多选题(共6小题)

1、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6

A . 为了找到蜡烛烛焰在光具座0cm处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到60~70cm刻度的位置 B . 把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处,调节光屏,光屏上可出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实验中,光屏上得到清晰地像后,用一不透明的金属罩将焰心尖端部分罩住,光屏上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变暗一些 D . 蜡烛在光具座20cm处,移动光屏成清晰的像时,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眼镜,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27

A .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 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B . 若烛焰从光具座 刻线处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 C .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 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 D . 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 . 当物距u=8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 C . 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 . 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更小的实像 C .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向左移动水凸透镜到适当的位置后,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慢慢抽水,在光屏上有可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D . 水凸透镜内有一个正方形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得到蜡烛完整的像
5、如图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小明在图上画出了其中一条光线的传播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画的光路不正确 B . 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 C . 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依然能成清晰的像 D . 若紧贴透镜再放一近视镜片,如图中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将向左移动
6、如图所示是一款用于看书的台式放大镜,它可以调节上端镜片到书的距离,使人清晰的看到书上的字,关于这款台式放大镜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台式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 . 书应该放在距离镜片大于二倍焦距的位置 C . 适当向上调节镜片可以看到书上更大的字 D . 这款台式放大镜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图片_x0020_100008

2、      
(1)如图所示光源P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屏上显示出一个光点Q。

①画出光源P在平面镜中的像

②请画出上述现象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图为某工具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F为物镜焦点,物体M有一条发出的光线a经光心O,另一条发出的光线经物镜折射后的光线b平行于主光轴。

①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前或后的光线

②目镜是透镜(选填“凹”“凸”)。

③物体M经物镜所成的像相对于M是(选填“倒立”“正立”)、(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 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 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刻线处,移动光屏到 刻线处,烛焰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 的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4、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8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所患的眼疾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5、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焦距为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40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调节;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34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续向左移动10.0cm,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移动一段距离。
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若在光屏上可看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则该实像一定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增加一个合适的凹透镜,若让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看到清晰的实像。
(3)在某次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则需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
3、利用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进行“凸透像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因蜡烛燃烧其长度不断缩短而出现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不变,为使烛焰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将凸透镜向调节适当的距离即可(选填“上”或“下”);
(2)适当调节凸透镜的高度后,小明维续进行实验,如果紧贴着凸透镜左侧放置一个“老花镜片”(相当于凸透镜),为使光屏上仍能接收到清晰的烛焰像,此时如果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可将光屏向移动适当的距离(进填“左”或“右”)。
4、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刻度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1)他们把未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上,点燃蜡烛,调节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上;
(2)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将蜡烛由远及近的向凸透镜靠近,为了得到完整准确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请写出两点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如图是用同一相机拍摄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留园曲溪楼的景色照片。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请写出拍摄甲照片后,若要拍摄乙照片应怎样调节

5、小亮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中,有三只凸透镜:①焦距为5cm、②焦距为10cm、③焦距为20cm。将其中一只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适当调整点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则选用的凸透镜是(填“①”、“②”或“③”),此时烛焰像是(填“放大”或“缩小”)的,(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只需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靠近透镜位置放置一个度数合适的(填“近视”或“远视”)眼镜,也可以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实验过程中,同组同学向左轻吹蜡烛的火焰,小亮观察到烛焰的像向左侧偏斜,说明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成的是像(填“实”或“虚”),像和蜡烛在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 (2)
A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 .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 .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挑战中考压轴题-专题二:凸透镜成像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