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

A . 6.8g B . 9.6g C . 8.8g D . 4.4g
2、下列化学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Mg﹣镁   B . 2Na﹣2个钠元素 C . 3Fe2+﹣3个铁离子 D . 4N2﹣4个氮原子
3、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 . 闻气味 B .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 . 观察颜色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4、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
A . 硫粉 B . 铁丝 C . 木炭 D . 红磷
5、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    )
A . Y>X>Z    B . X>Y>Z    C . Z>Y>X    D . X>Z>Y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 . c物质微溶于水 C . 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 . 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 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C . 氧化汞受热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D . 酒精挥发﹣﹣酒精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
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B . 果粒橙属于溶液 C . 升温会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 . 蔗糖可以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9、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 . 元素的核电荷数   D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0、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胆矾研碎 B . 水变成冰 C . 火柴燃烧 D . 酒精挥发
1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滴加液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2 闻气体气味   C . 图片_x0020_100003 熄灭酒精灯 D . 图片_x0020_100004 量取液体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石灰水 B . 氢氧化铜 C . 食盐水 D . 空气
1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H2O B . H2SO4 C . NaOH D . O2
14、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
A . 近距离出行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方式 B . 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 . 用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 D . 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15、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焦炭可用于炼铁 B . 液态氧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C . 氮气用作灯泡填充气 D . 食品袋中常用铁粉作抗氧化剂
16、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X+H2 3HCl+Si(高纯)是工业制硅流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则X为(   )
A . SiCl B . SiCl3 C . SiHCl3 D . SiH2Cl3
17、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
A . 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 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 . 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灭
1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 .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 . 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 D .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19、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A . B . 氯化铁 C . 氯化亚铁 D .
2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
A .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 .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组成成分,河北省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      
(2)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最常用方法是      
(3)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4)电解水实验中,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图片_x0020_100008

按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两种微粒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      不同。
(2)图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
(2)氢氧根离子
(3)氯化亚铁
(4)五氧化二磷中氧的化合价
4、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请从①干冰②稀有气体③一氧化碳④不锈钢⑤活性炭这些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1)可以制造医疗器械的是
(2)可作燃料且有毒的是
(3)可以用于净化气体和水的
(4)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
(5)可以用作制冷剂的
5、化学反应可以放出热量供人类使用:
(1)煤和天然气是北方冬季取暖的主要燃料,在氧气充足时燃料燃烧生存CO2氧气不足时生成等物质,充分燃烧能够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家庭里燃气灶或煤气炉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时就应 (增大或减小)灶具的进风口;把煤粉制成蜂窝煤以增大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燃烧反应方程式为
(3)碳一氧平衡在自然界中有重要意义,空气中CO2含量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绿色植物的能够吸收CO2 ,放出O2
6、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生产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材料新物质:
(1)利用赤铁矿和焦炭等在高炉可冶炼出生铁,反应原理为
(2)因金属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施全世界-年总量在3------6亿吨,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直接接触,预防金属锈蚀就是要破坏生锈的条件,如厨房里的菜刀可防锈。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33667149

(1)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检验 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气体收集装 置应选用
2、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图片_x0020_1736852686

(1)实验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A 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4)燃着的白磷熄灭后. ,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填化学式)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814782846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质量g
(2)用托盘天平称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从下列中选用:50mL、100mL 200mL) ;
(4)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5)如果所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6%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任写一条)。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小刚同学在实验室中对一种紫褐 色固体粉末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下,

图片_x0020_532086940

(1)A的化学式为:
(2)写出B的一种用途: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1)[查阅资料]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对比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比较实验乙和实验(填“甲”或“丙" )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3)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 (填强” 或“弱")。
(4)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
(5)[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 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①向一支试管中再

加入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Na+或.

破坏氧化铝薄膜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

再加入Na2SO4固体

氧化铝薄膜未破坏

Na+ 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6)[结论与反思]得出结论:前述猜测(填“正确”或“不正确”)
(7)[拓展应用]家庭里的铝制品在使用时要避免与接触(填一种即可)。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向20g铜锌合金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固体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图片_x0020_52433608

(1)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