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现有t2℃时的溶液I、II各100g,溶液I中含物质甲50g,溶液II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时,溶液I是甲的饱和溶液 B . t2℃时,溶液I中甲的质量分数为50% C . t2℃时,溶液II中含乙37g D . 从t2℃降温至t1℃时,乙不会从溶液II中析出
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P点表示A,B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等 B . 若B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物质,可通过升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物质 C . t2℃时,将75gA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50g D . t2℃时,将等质量A,B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A>B
3、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 . 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 . 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 . 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 . 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 . 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 t2℃时,向80g水中加入20g甲,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5、盐水选种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坏种子分开来。20℃时,技术员将一包氯化钠(20℃,S(NaCl)=36g)放入容器中,分三次加入水,充分搅拌,记录情况如下: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水质量

1000g

1000g

1000g

烧杯内NaCl晶体剩余情况

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的范围是(   )

A . 10.71%<ω≤19.35% B . 12%<ω≤24% C . 10.71%≤ω<21.43% D . 12%≤ω<24%
6、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t1℃时,KNO3的溶解度与NH4Cl的溶解度相等 B . t2℃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 . t1℃时,NH4Cl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肯定无晶体析出 D . t2℃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请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2℃时,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若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g。
(2)60℃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2)中所得的溶液从60℃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5.8%(填“>”“<”或“=”)。
3、溶液及物质的溶解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三种物质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2)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g。
(3)将7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溶液。
(4)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所含营养元素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这种营养液150kg,需要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是kg。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
A . 硝酸钾               B . 植物油            C . 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
A .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 .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③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填序号)。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若用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
2、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5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求解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3)混合物中氯化钠和碳酸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4)蒸发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
(6)上述稀释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烧杯、

四、计算题(共4小题)

1、实验室用硫酸铜(不含结晶水)作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现在2.0g硫酸铜中加入34.0g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的蒸发),请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g。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向盛有30g铜锌合金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计算: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为了测定某银、锌合金(假设合金中只含银和锌)中银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20g银锌合金粉末进行实验,现将125g稀硫酸分五次加入合金粉末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滴入稀硫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25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05

m

0.15

0.20

0.20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2)银、锌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为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4、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一种常见消毒剂。实验员用以下方法制取了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低温下,向56.4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钡(BaO2),发生的化学反应为BaO2+H2SO4=BaSO4↓+H2O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3.3g沉淀。计算:
(1)加入BaO2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医用双氧水常为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如果将(2)中所得溶液稀释到医用双氧水浓度,计算需加入水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