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21考前突击训练19:物态变化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如图,表示在晶体熔化成液体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B .
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
C .
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D .
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2、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A .
B .
C .
D .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 在t=3min时,乙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乙物质在BC段停止吸热,温度不变
4、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做法中,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 . 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
B . 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C .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6、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过一会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凝固,后升华
B . 先凝华,后升华
C . 先凝固,后汽化
D . 先液化,后汽化
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
B . 夏天湿衣服晾干
C . 放入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
D .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8、下列自然现象中吸收热量的量( )
A . 雾的形成
B . 露的形成
C . 霜的形成
D . 冰雪消融
9、如图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B .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C . 在3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在10min到25min之间,由于物体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10、如图所示,严寒的冬季, 将热水泼向空中, 立刻变成冰凌。与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相同的是( )
A . 荷叶上水珠消失
B . 山头上浓雾弥漫
C . 潮湿的衣服结冰
D . 草叶上有霜产生
11、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春,冰雪融化
B .
盛夏,露珠凝结
C .
深秋,绿叶凝霜
D .
严冬,雪花纷飞




12、保温瓶中装有大量0℃的水,然后放入少量﹣4℃的冰,盖好瓶塞,则( )
A . 有少量水凝固成冰
B . 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C . 冰、水多少都不变
D . 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如图,温度计的读数为,若在此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酒精棉球,则该温度计的示数将(填“不变”或“下降”或“上升”)。
2、热升华打印属于一种特殊打印,是传统打印技术的一次突破,热升华打印出来的图像色彩鲜处艳,层次丰富。热升华打印是高温下,使转鼓上的固体颜料受热,气体喷射到会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发生,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水面上方的 ,而开水 (选填“蒸发会吸热”或“液化会放热”),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气遇冷 (选填“蒸发会吸热”或“液化会放热”),使手表面温度升高。冬天,小明的父亲将车启动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出现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成的。
4、如图所示,小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出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若其它条件不变,沸腾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装置中A的作用是防止热量散失,B的作用是;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6、暑假小明在家觉得很热,汗流不止,他看到温度计示数为35℃。于是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小明感到凉快的原因是。电风扇吹风的作用是。打开电风扇后,温度计的示数将(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7、由于气候较冷,学校各班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 ,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当他走到室外,眼镜上 (选填“会”或“不会”)会蒙上一层水雾.
8、如图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的初温是 ℃;加热至水沸腾用了 min;在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 保持不变。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大夫抢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是什么原因呢?
2、把干冰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请你分析说明这层霜是怎样形成的?
3、炎热的夏天,小明把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降湿,忘了及时拿出。拿出来时发现矿泉水全部结成冰,而且瓶子鼓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瓶子表面还出现了白色粉末。请解释瓶子鼓起和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的原因。
4、《沁园春•雪》中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句,请根据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诗句中“冰封”和“雪飘”这两种景象的形成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温是℃。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2)水沸腾时,在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如图丙、丁,其中是沸腾时的情况。
2、爱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温度 | -4 | -2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2 | … |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实验中爱米记录的数据如上表,你认为此表格的不足之处是;
(3)上表完善后,爱米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②由图中AB与CD段可知,升温快的是(选填“冰”或“水”)。
3、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如果组装实验装置时,忘记安装硬纸板会导致实验;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形成的;
(4)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石棉网温度℃。
4、如图所示,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温升高至90℃时,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表中。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6 | 98 | 100 | 101 | 101 | 101 |
(1)图甲烧杯中的水处于沸腾(选填“前”“中”或“后”)状态,判定的理由是。
(2)图乙为记时2min时,温度计的示数,读出温度计的数据填入表中。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
(4)6min~8min期间撤去酒精灯,水的沸腾会,原因是。
(5)观察图线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高于摄氏温标的规定值,其原因可能是。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保持不变”或“降低”)。
(6)仅减少烧杯中水量进行实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
5、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烛蜡和冰的升温速度,还能使它们;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①和②所示,其中描绘烛蜡整个熔化过程的是图。图①中物质由b到c熔化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