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 B . C . D .
2、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 . 隔绝空气 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清除可燃物 D . 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3、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 . 野外焚烧垃圾    B . 回收废弃塑料    C . 任意排放污水    D . 随意丢弃电池
6、一种新型材料C3N4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为+4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1    C . -1    D . -3
7、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A . 看    B . 听    C . 闻    D .
8、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子数相同    B . 质量相同 C . 电子数不相同    D . 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9、小明从下列某粒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 . 表示阴离子    B . 核电荷数为12 C . 有两个电子层    D . 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 . 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 .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11、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氨水易挥发 B . 木炭具有吸附性 C . 酒精易溶于水 D . 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12、小明同学一家人在日常生活的做法,其中科学合理的是(   )
A . 小明练习过长跑后,大量饮用冰镇的雪碧来解渴消暑 B . 奶奶发现燃气泄漏后,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 C . 妈妈清理厨房时,用清洁球将铝制厨具打磨得光亮如新 D . 爸爸往自行车锁里倒入一些铅笔芯粉末,使锁开启灵活
13、“狮子头”是肥东当地的特色美食。具有酥、松、脆、香之风味,由红麦面粉、白砂糖、姜末、黑芝麻、小磨香油(含油酸,化学式C18H34O2)等揉制成。下列关于油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油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8:17:16 B . 油酸属于氧化物 C . 每个油酸分子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 . 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 .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B .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也是纯净物 C . 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 . 节约用水对沿海城市意义不大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2)可燃冰降压可分离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4)科学家还在尝试一种开采可燃冰的新方法一置换开采法:向海底可燃冰层注入CO2换出可燃冰中的天然气。这种方法在环保方面的优点是(答一条即可);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 ②吸附 ③消毒 ④蒸馏,其中没有用到的是(填序号),自来水厂常利用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2)用自来水烧水的水壶底部,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来清除,这种调味品是
(3)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4)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99479665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可用法收集氧气。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图片_x0020_455793455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填名称),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①”或“②”)端进入;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四、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521852933

(1)在实验一中,集气瓶底留水的目的是
(2)由实验二可知,CO2具有的性质是
(3)在实验三中,80℃热水的作用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

(进行实验)

实验1:收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2g,进行实验。

序号

1-1

1-2

装置

反应后物质的款色、状态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2-1

1: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2

1: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2-3

1: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2-4

1:12

无黑色物质

2-5

1: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

(1)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1-2中,证明生成CO2的现象是
(3)实验1的目的是
(4)实验2的结论是
(5)(反思与评价)

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            
(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 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A和C

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水槽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       (填“>”或“<”)CO2 , 试管内溶液变成      色。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 石灰石矿样品与100g稀盐酸恰好反应 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计算: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 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