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专题:11 碳和碳的氧化物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如图是大型成就展中的“碳足迹计算器模型”。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 . 外出随手关灯 B . 双面使用纸张 C . 骑自行车出行 D . 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
2、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 . 反应①中CO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C . Y可以是CaCl2溶液 D . 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反应②
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 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 . 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 . 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 . 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 . 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 . 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5、缺乏必要的化学知识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 B . 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 用加洗涤剂的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一种常见的乳化现象 D . 血液中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6、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 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B .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 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 .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具有酸性 D . 水墨画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 . 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其化学性质与碳元素有相似的地方。硅主要用来制作高纯半导体(芯片、CPU等)、耐高温材料、光导纤维通信材料、有机硅化合物、合金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运输、能源、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疗、农业等行业。

根据所学知识和上图所示的信息,回答问题:

(1)化学上“Si”能表示硅元素,表示一个硅原子,还能表示

硅元素化学性质与碳元素相似的原因是

硅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反应。这个反应的微观解释是
(3)1993年,结构和性能与C60相似的Si60诞生了,Si60的硬度超过了金刚石的硬度。下列关于Si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A . 它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 . 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原子 C . 相对分子质量是1680 D . 它是含硅的化合物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氖气④氮气⑤木炭⑥细铁丝。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可作为冬天取暖燃料的是
(3)通电时能作为有色光的是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5)炼钢、气焊、航天、医疗等行业均需要用到的是
(6)不能在空中燃烧,但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是
3、根据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两者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古代字画长久保存不褪色,体现了碳单质常温的化学性质;
(3)木炭还原氧化铜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C装置中实验所需二氧化碳,应选用A、B发生装置中的装置获得。在仪器组装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3)制得的 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若要证明b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或
(4)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2、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碳(C)的化学性质时,了解到高温下C与CuO反应生成CO2 , C还能使CO2转变成CO。于是对过量木炭还原CuO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CO进行了探究。
(1)(猜想与假设)C还原CuO时产生的CO2与C进步反应生成CO,化学方程式是
(2)(查阅资料)CO不与NaOH、Ca(OH)2及H2SO4反应。

(实验方案)取研细和干燥后的木炭(0.3g)和CuO(2.0g),混合均匀并装入试管,连接装置,高温反应,检验气体。

(实验过程)

由如图装置③中粉末的颜色变化可检验CO,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几种装置的组合,由另一种明显的现象来进一步确定CO的存在,则装置连接的最佳顺序为________→尾气处理(填字母)。

(2)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②→③→① C . ①→④→①→③→② D . ③→④→①→②
(3)上述进一步确定CO存在的现象是(装置③中粉末的颜色变化除外)。
(4)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写出CO尾气处理的方法:(一种即可)。

(实验结论)高温下,过量木炭还原CuO的气体产物中有CO。

(延伸应用)冬天,室内用炭火取暖时,应注意

3、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需连接如图2所示装置Ⅰ、Ⅱ.为得到纯净CO2 , 装置Ⅰ、Ⅱ的导管口沿气体流动方向的连接顺序是。装置Ⅱ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3)C中放置的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实验过程中小花的颜色(填“变红”“变蓝”或“不变色”)。
(4)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F中先熄灭的蜡烛是(填“甲”或“乙”)。

四、推断题(共2小题)

1、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A和F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固体,A为红棕色,F为黑色。C和E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气体。B和D是固体单质,D能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反应生成D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基本反应类型是
(2)C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
(3)在实验室里,做D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一些水,目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短线“—”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A、B、C在常温下的状态各不相同,且均为氧化物;D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性质稳定;B、E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E
(2)B与C反应的生成物是
(3)写出E的一种用途
(4)写出下列转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

E→B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专题:11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