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化学在不断地发展着,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上亿种。如图所示,鸟儿能够生活在水中,是因为制做鸟笼用的材料是一种高分子薄膜。该种材料具有的性质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绝热 B . 隔水透气 C . 导热 D . 导电
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6 向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B . 图片_x0020_100007 胆矾的研碎 C . 图片_x0020_100008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D . 图片_x0020_100009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4、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88881947 氧气用作高能燃料 B . 图片_x0020_345892902 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C . 图片_x0020_884179788 氮气用于飞艇 D . 图片_x0020_53691813 食品充稀有气体防腐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 .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 . 积极植树造林是保护空气的有效途径之一 D .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细颗粒物等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4

图片_x0020_100015

图片_x0020_100016

图片_x0020_100017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D石灰石和适量的盐酸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A . A   B . B   C . C   D . D
7、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Hg +O2 HgO   氧化反应 B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H2+Cl2 HCl    化合反应 C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H2O2 H2 + O2   分解反应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CO2    化合反应
8、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氧气和液氧都可以供给呼吸

相同分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同

B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C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苯分子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很小

D

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9、如图是氯化氢分子的模型,下列关于氯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8

A . 一个氯化氢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B . 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两个元素组成的 C . 氯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的 D . 氯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10、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2Mg2+:表示两个镁离子 B . H2O:只表示“水”这种物质 C . N2:表示两个氮原子 D . He:既可以表示一个氦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氦原子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案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

物质

硬水和软水

氮气和氧气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空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一

观察颜色

闻气味

分别在空气中点燃,观察现象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方法二

分别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观察颜色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

A . A   B . B   C . C   D . D
12、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9.4% B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C .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80多种 D .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13、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杂质(少量)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

A

氯化钾

氯酸钾

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后充分加热

B

食盐

泥沙

加入足量水搅拌溶解后过滤

C

二氧化碳

氧气

通过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D

木炭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A . A   B . B   C . C   D . D
14、某实验室中有镁条和铁丝(均不含有任何杂质)各一瓶,测得其质量比为3:1,则该镁条和铁丝中所含有的原子的个数比为(   )
A . 7:1 B . 1:7 C . 14:3 D . 7:3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二氧化锰    洁净的空气 B . 一氧化碳    稀有气体 C . 红磷        冰水混合物 D . 稀盐酸      液氮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都收集到了气体,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情况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9

则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①(填“a”或“b”)玻璃管。该实验说明水是由②组成的(填名称),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③,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④

(2)城市中的生活污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0

除去水中如颜色、异味等可溶性杂质的设备是①池。生活中通过②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③,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2

(1)该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名称)。
(2)此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每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3)画出比氢元素多2个周期多2个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A图所示物质属于纯净物,理由是
3、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探究物质的含量、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探究物质的性质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①(填“B”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②

图片_x0020_100025

图片_x0020_100026

图片_x0020_100027

图片_x0020_100028

A.蜡烛放入水中,观察

 B.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氢气燃烧

D.过滤

(2)我们学习了化合价知识,学会了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也知道了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2,则铁的+3价氯化物的化学①,铁的+2价氯化物的名称为②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下图实验装置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1

(1)同学们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并把
(2)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发出①火焰,发光放热,产生大量②,生成白色固体。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内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流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③
(4)如果实验时,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皮管,测量结果会(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2、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及相关的实验装置和必要的用品,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9

(1)若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2)仪器a的名称是① 。根据所给的药品和装置,实验室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②(填字母),用此装置收集氧气结束后,停止加热时,应先把③,然后再④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进行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图片_x0020_100030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此装置(填“是”或“不是”)漏气,观察到右图中的现象,产生如图所示现象的原因是:手握住试管外壁,使试管内气体温度,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逸出。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

图片_x0020_100031

所示(用“ 图片_x0020_100032 ”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用“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通常情况下E为无色液体,A和E所含元素完全相同,C为淡黄色固体,D是铁丝。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E
(2)请写出D和B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3)请写出B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E的现象: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00034

(1)主要成分碳酸钙由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4)若碳酸钙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0.18g,则含钙元素(其他成分中不含钙元素)的质量为g。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冷却后,同学们对剩余固体成分产生了兴趣,想要继续探究,老师鼓励了同学们勇于探究的想法。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做出了以下猜想:
(1)(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KClO3 、KCl        

乙同学认为:KCl、MnO2

丙同学认为:(填化学式)。

(2)(反思与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
(3)(实验探究)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丙同学取适量的剩余固体加入到试管中并充分加热,同时用检验,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得出了自己猜想正确的结论。丙同学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内氯酸钾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图片_x0020_100035

(4)(总结与归纳)经过讨论,同学们根据以上探究过程得出了若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其主要思路是:只要证明剩余固体中一定不存在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