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 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 . 水
B . 钢
C . 酒精
D . 石墨
4、钛酸亚铁(FeTiO3)中铁元素显+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3
C . +4
D . +5
5、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M的原子易失电子
B . x只能为7
C . M为金属元素
D . x为8时,M为阴离子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C60可用作超导材料
B . 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
C . 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D . 金刚石可用于裁割玻璃
7、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 .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 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 . 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湿衣晾干
B . 石蜡熔化
C . 胆矾研碎
D . 粮食酿酒
9、煤和燃油的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下列排放物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 SO2、 NO2
B . CO、CO2
C . 烟尘
D .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氮气用作保护气
B .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C . 氧气用于气焊
D .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 红磷
B . 木炭
C . 硫磺
D . 铁丝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干冰
B . 磁铁矿
C . 矿泉水
D . 大理石
1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O3
B . P2O5
C . CaSO4
D . Cu (OH)2
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连接仪器
B .
塞紧胶塞
C .
倾倒液体
D .
过滤




15、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 )
A . 大力削减燃煤污染
B . 深化治理工业污染
C . 精准管控扬尘污染
D . 严格控制噪音污染
16、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工业制取硅流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则X的化学式为( )

A . SiCl
B . SiCl3
C . SiHCl3
D . SiH2Cl3
17、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 燃料的充分燃烧
B . 农家肥料的腐熟
C . 镁与稀盐酸反应
D .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18、除去CO中少量的CO2 , 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 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B . 通入氧气点燃
C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 加入足量水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氧分子:。
(2)氧化钙。
(3)三个氮原子:。
(4)镁离子。
2、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它们在物质分类中都是。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可用作燃料的一种产品是。
(3)将煤作燃料,主要是利用与氧反应放热,为了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1)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在使用中易锈蚀,是铁与发生反应的结果,铁生锈后不能自我保护的原因是。 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是。
(3)铁是重要的金属资源,回收利用废铁的目的是。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碳酸分解。、。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高温下碳还原氧化铜。、。
5、2019年是国际元素周期表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公布元素周期表时,就预言了当时还未发现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68的元素的存在,且性质与铝相似,称为“类铝”。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类铝”元素镓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镓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金属镓与稀硫酸反应,产物中Ga的化合价为+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推测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 (填“氢前”“氢后”)。
(3)高纯氧化镓广泛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制高纯氧化镓的第一步是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镓溶液中通入氨气(NH3),冷却,生成Ga (NH4) (SO4)2固体。Ga (NH4)(SO4)2中含有的带正电荷的原子团(根)是。
三、流程题(共2小题)
1、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水中加絮凝剂可以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 通过 A池将不溶性杂质除去,吸附池中可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为确定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检验。
(2)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通过电解水可制得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还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2、化学小组用废黄铜粉(铜、锌)和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的废液验证锌、铁、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实验方案能得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说明判断依据。
(3)滤渣Ⅰ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滤渣Ⅱ中的成分是。设计实验证明滤渣II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四、简答题(共3小题)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实验事实。
将验纯后的氢气在尖嘴导管口点燃,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很快出现水雾。
2、如图所示。在加热器钢板上的三个小槽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白磷、红磷、被沙子覆盖的红磷,用电炉给钢板加热,观察到:①中白磷最先燃烧且越烧越旺;②中红磷一段时间后开始燃烧;③中红磷没有燃烧。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铝作为金属材料在近200多年的历史中被广泛应用。根据下列资料回答:
物质的相关信息 |
铜 |
铝 |
密度(g/cm3) |
8.92 |
2.70 |
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 |
0.007 |
7.73 |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 |
99 |
61 |
(1)铝的导电性比铜小,为什么高压电线常用铝制?
(2)用铝制高压电线时外面不需要包绝缘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3)飞机外壳用硬铝制而不用铝制的原因。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用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大试管口略朝下倾斜的目的是。用D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2)用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理由是;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对比实验回答:
(1)A中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B中实验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结论,说明理由并完善实验方案。
3、氢气可用天然气制取,这种方法制取的氢气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了证明氢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两种气体,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资料:氢气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类似;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水蒸气。)
(1)A装置的作用是,若澄清的石灰水不足量会导致的后果是。
(2)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3)D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什么?应如何改进。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
等多种氨基酸构成。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C3H7NO2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 H: N: O=。
(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将质量为7. 4g的氢氧化钙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向此时的“氢氧化钙”(水分没有损失)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制得二氧化碳2.2 g。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此时的“氢氧化钙”中碳酸钙的质量。
(2)计算此时的“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