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东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

②桔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

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

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⑥ D . ②③⑤
2、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 . 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B . 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C . 真金不怕火烧——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
3、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 .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 . 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 .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4、口子酒是我市的名特优产品,其独特的酒香主要来自于酿造和陈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酸乙酯含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B . 乙酸乙酯属于混合物   C . 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D . 乙酸乙酯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5、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在发射后的两年内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设置发射时间 B . 装灌燃料 C . 点火发射 D . 调整轨道
6、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 加入药品 图片_x0020_100014 B . 收集气体 图片_x0020_100015 C . 检查装置气性 图片_x0020_100016 D . 验满 图片_x0020_100017
7、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制氧气(排水法收集)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B . 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 C . 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熄灭酒精灯 D . 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8、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B .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 . 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 . 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9、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Si+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 .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
A .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 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 燃烧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 . 因为稀醋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也可使紫色石蔬溶液变红,所以CO2属于酸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有轨电车即将步入城市生活,如图为有轨电车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1

(1)图中标识的材料中,含有金属材料的是;车内的座椅和拉手制作时使用的大量金属铝,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2)前车窗选择钢化玻璃的原因是
(3)电刷中使用石墨,这是利用了石墨的性质。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260571320

(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装置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2、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图片_x0020_627091350

(1)图一中的实验,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过氧化钠遇水生成了O2和NaOH,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而没有出现“滴水生火”的现象,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

四、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探究与分析:

(提出问题)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知识储备)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 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1)(猜想与假设)

产 物

猜 想

CO2、H2O

CO、H2O

NH3、CO2、H2O

CO2、CO、H2O

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图片_x0020_1472974112

① A、B装置的顺序(填“能”或“不能”)颠倒。

②实验中用纯净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③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粉末由白色变为蓝色,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由此推断同学猜想成立。

④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

(3)(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2、小华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将铝片、锌片打磨后,分别投入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铝与稀盐酸反应较锌与稀盐酸反应快。

图片_x0020_1632901397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快慢,除与金属的种类有关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1)(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b.可能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c.你的猜想是

实验编号

盐酸的浓度(均取20mL)

温度/℃

记录的数据

5%

30

10%

20

5%

20

10%

30

(2)(设计并实验)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和相同形状的铝片进行如下实验。

(交流讨论)请写出铝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前小明先将分液漏斗的活塞关闭,再将注射器活塞往右拉,松手后,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处。小明进行该操作的目的是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可能是:;对比实验②③可知对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的影响
(4)实验表明,四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④、②、①、③.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如果盐酸浓度为10%,温度为25℃,则所记录数据应该介于两次实验所记录的数据之间。
(5)(拓展延伸)小明进行铝与稀盐酸反应时,试管外壁发烫,并测得实验过程中生成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根据曲线归纳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6)研究小组同学对铝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再探究。将橡皮塞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烧瓶中放入图片和稀盐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丙图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CD段气体压力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同学测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5g该样品于烧杯,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4.4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东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