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A . 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 . 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 . 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D . 实验室药品都是有害的,不能碰
2、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织布 B . 耕田 C . 生火 D . 灌溉
3、小东同学在试管中加入两块石灰石,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了大量气泡他认为“可能生成了二氧化碳”,小华说“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对于“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猜想与假设    B . 反思与评价 C . 设计实验方案    D . 进行实验
4、化学影响人类的生活,能解决许多问题,下列问题中,主要属于化学问题的是(   )
A . 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 . 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C . 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D . 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881995792 检查气密性 B . 图片_x0020_949946412 溶解 C . 图片_x0020_1728108482 过滤 D . 图片_x0020_399861759 倾倒液体
6、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 . 鞭炮爆炸发声 B . 蜡烛燃烧发光 C . 煤燃烧火力发电 D . 电水壶通电放热
7、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 B . 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 . 用冰来冷藏食品 D . 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8、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 酒精和碘混合得到碘酒 C .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D . 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9、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 .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 .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 .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10、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 .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B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C . 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减少 D . 用显微镜观察到撒在水面上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序运动
11、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532444985

A . 生成物中有2种分子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C . 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 . 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 . 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1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 . 原子比分子小 B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 .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 .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变化在生活中只有“利”而无“弊” B .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所以有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C . 水分子能聚集成液态水,也能聚集成水蒸气,看来水分子的聚集方式可以不同 D .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 B . 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C .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的 D . 人类活动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化学的学习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化学改变世界的作用和途径。
(1)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研究化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和      ,如      产生光能,为人类照明。

图片_x0020_12  

(2)如图,科学家们已经能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现了对原子和分子的移动和      ,以及复制、改造和      分子。因此,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            物质。
2、             
(1)用化学符号表示:

铁原子   硅原子    氧原子   镁

(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一种重要方法,分类标准不同所得分类结果也不同,思维导图是建立概念联系的有效途径,下面是物质分类的归纳整合,看图填空。

图片_x0020_1096962758

①甲处应该填写的分类标准是

②请分别将A.空气;B.自来水;C纯牛奶;D.蒸馏水,填入图中乙丙处。(填字母编号)

(3)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请用微粒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①酒精灯不用时需盖上灯帽。是因为

②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

③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

3、真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520706850

(1)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镁条,用坩钳夹住,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如图①,现象为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则镁带燃烧发生的变化是(填“物理”、“化学”,下同)变化。
(2)如图②中发生的变化是变化,由此说明化学变化(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3)图③中发生的变化是变化,可见发光发热的变化(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由此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4、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河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下图(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所示:图2中②活性炭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

图片_x0020_1171022198

A 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 吸附杂质

C 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D 蒸发

(2)电解水从宏观上观察:a、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可用检验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m端是电源的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图片_x0020_818013016

(3)电解水从微观上分析:从微观上分析: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填数字序号)。

图片_x0020_1397974678

(4)水的生成:如图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点燃氢气前必须;该实验中,观察到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用手触摸烧杯感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图片_x0020_2088564725

(5)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5、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1)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填标号)。

图片_x0020_1018830452

a 用玻璃棒引流  b 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 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d 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2)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填“硬水”或“软水”)。
(3)生活中常用(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四、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氨(NH3)常用来制化肥和硝酸,科学家们发现它还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燃料。

现有的化石燃料燃烧时,都会产生温室气体CO2 , 而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氮气和水两种对环境友好的产物。氨价格低、制造技术成熟,便于普及使用。传统的工业合成氨是将氮气和氢气在20~5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条件下,用铁作催化剂合成的。

氨很容易液化,将氨常温下加压到1MPa,或者常压下温度降到-33℃,均可将其液化得到液氨。而为了获得含有相同能量的液态氢(H2),常温下需要136MPa的压力来压缩它,显然超出了车载燃料储存的压力极限。

氨虽然有毒,但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一旦发生泄漏,达到人们觉察到时浓度的1000倍才会致命,因此很容易被发现并及时补救。氨比空气轻,泄漏后扩散快,不会聚积。泄漏在大气中的氨还可以参与自然循环,随雨雪移动后,与其他物质反应或被植物吸收。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氢是一种(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下同),液氨是一种
(2)文中提到氨的物理性质有(答出两点)。
(3)从阅读材料中可以看出,将气体液化的途径有
(4)请写出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的文字表达式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需要垫石棉网而不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已知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的固体药品,受热易分解生成白色的硫酸铜和水。小军同学要在实验室中做加热硫酸铜晶体的实验,请从上面选择合适的仪器,写出所需的仪器名称:;实验中,有同学不小心碰倒了加热仪器引起着火,第一时间最合理的灭火措施是。若实验中发现使用的玻璃仪器炸裂了,请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两点即可)a,b
(3)小利同学要从试剂瓶中取用20mL液体,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写出仪器名称),量取液体时视线应该与保持水平,如果他取液体时仰视刻度取液体,最终量取的液体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mL。
2、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试验成功的重要保证。量筒和托盘天平是初中常见的计量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需要选择的量筒的量程是(选填“10mL”、“20mL”、“50mL”)。
(2)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使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将游码放在天平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③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④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

⑤用镊子夹取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⑥记录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⑦称量完毕,取下称量物,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处

(4)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填序号)。

A 将游码向左调节

B 将游码向右调节

C 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 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5)实验中,托盘天平调零后,甲同学称量食盐固体时,在左盘放了1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就刚好指在“0”刻度处,则他所称的食盐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g。乙同学将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放食盐固体,右盘衬纸上放1个10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食盐的实际质量为g。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氨的水溶液(氨水)具有碱性。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活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Ⅱ:如图,在烧杯A中装有10mL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一段时间后,烧杯B中的现象是
(3)探究:是什么物质使酚酞试液变红。

图片_x0020_142604056

(提出猜想)猜想①:从A烧杯中挥发出水蒸气,部分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②:从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③:从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进入B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后,氨水使酚酞变红。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①不符合题意,理由是

(4)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是否符合题意,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善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将两张滤纸分别用酚酞实验浸泡,然后悬挂晾干

将一张晾干的滤纸直接放入盛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

猜想③符合题意

将另一张晾干的滤纸先滴加几滴蒸馏水,然后放入盛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滤纸

(5)(拓展延伸)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证明了分子的性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