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下 专项训练题(五)实验探究题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实验探究题(共21小题)

1、小红学习了简单机械,请帮助她解答以下问题:

(1)站在地上的人,利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把物体匀速提起,请正确连接滑轮组。
(2)杠杆平衡状态指的是杠杆处于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状态,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调节杠杆在位置平衡。
(3)按图乙所示,在扛杆的B点挂上钩码,若在杠杆上读取力,用测力计在A点施加方向的动力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杠杆是省力杠杆(选填“一定“或“可能“)。
2、在探究影响物体的重力势能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猜想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质量和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1)小明要完成探究,需要找数个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
(2)小明找来A、B、C三个物体进行实验,实验中比较图甲和丙,(A、C是体积不等的实心铁块)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由图中现象(选填“能”、“不能”)比较B、C两个物体的重力势能。
3、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中:
(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_________; (1)
A . 力可以改变弹簧的形状 B . 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 C . 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
(2)在进行图所示的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3)利用上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量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条件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运动;
(4)小武同学猜想:用两个不同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相同的力,示数可能不同。以下设计中,能验证该猜想的是__________。 (4)
A . 测量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拉力 B . 测量同一个木块受到的重力 C . 测量让小武感受相同的拉力 D . 测量拉动同一个木块的拉力
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三次实验时滑轮的外形完全相同,但材质不同,其中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图片_x0020_100027   图片_x0020_100028

实验次序

物重G/N

物体上升距离h/cm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3

10

1.6

30

62.5%

2

3

10

2

30

50%

3

3

10

2.5

30

          

(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由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但也可以省略的测量工具是
(2)在表中的空格处1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3)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相关。
5、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___(填字母)。 (3)
A . 多次测量大小不同的铁块的质量和体积 B . 多次测量同一个石块的质量和体积 C . 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
6、            

图片_x0020_100021

(1)由图甲所示的实验,只打开 A 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 管液面高度b管液面高度;再打开 B 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 管液面高度b 管液面高度。(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丙)。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再将手指移开,乒乓球(选填会/不会)掉下来。
7、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5

(1)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 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
(2)比较B、C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有关;
(4)比较 图和 图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8、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图。

图片_x0020_2006788195

(1)先将一端封闭、长约1m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稳定后,玻璃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为
(2)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选填“上升”、“不变”、“下降”)若将玻璃管稍微倾斜,那么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若将细玻璃管换为粗玻璃管,那么管内外液面高度差;若管内不慎混入空气,那么管内液面高度
9、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图片_x0020_100033

(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2)图中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a、Fb、Fc、Fd , 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下表是小李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请你将该表格A与B两处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示数F/N

空桶和排开水的总重G/N

A

浮力F/N

排开水重G/N

1

1.2

0.7

1.1

0.6

0.5

0.5

2

2.0

1.5

1.0

0.6

0.5

0.4

3

2.4

1.7

1.3

0.6

B

0.7

(4)小梁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2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你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10、小明在使用弹簧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伸得越长。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了“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所受外力的关系”,以下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N

0.5

1

1.5

2

2.5

3

3.5

弹簧伸长的长度 /cm

1

2

3

4

5

6

7

(1)请在图中描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2N时的弹簧伸长的长度的数据点,并绘制出弹簧伸长的长度 随弹簧所受外力F变化的图线。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 为8cm时,弹簧所受外力为N。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制成的测量工具是
11、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强进行了3次测量,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图片_x0020_100039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画出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为了测量绳子末端的拉力F,应该让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住绳子,当弹簧测力计(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读数。
(3)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其中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功是
(4)由表中第1、2、3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选填“增大”或“减小”)物重,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实验次数

物重

动滑轮重

钩码上升的高度

动力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4

0.5

0.1

2

0.3

 
12、“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1

4

0.1

2.0

0.3

66.7%

2

5

0.1

0.3

69.4%

3

6

0.1

2.5

0.3

图片_x0020_100022

(1)实验时,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N;
(3)第3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提升7N的重物,则它的机械效率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4)
A . 60% B . 75% C . 83%
13、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比较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3)比较⑤、⑥两个图,得出结论是:
14、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让不同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选填“铁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得出结论的。下列实验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是(选填编号);

A.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

B.用真空铃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人“光线”

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
15、利用铅笔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如图所示,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可以发现:

(1)接触笔尖的手指受压的感觉比另一只手指要强得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用的力越大,这种感觉越明显,这是通过比较(“同一手指”或“不同手指”)得到的感觉,同时这一现象又说明
16、如图所示是利用气球做的两个力学小实验:

(1)图甲中,两个气球都变形了,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手按压的力越大,气球的形变越(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2)图乙中,轻推气球.当空气从底部的缝隙间喷出时,气球就会快速滑行,这说明利用的方法可以(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17、在如图所示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选取小车而不用木块,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的影响。
(2)向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当两盘里砝码的质量时,小车静止。此时小车受到(选填"一对”或“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3)保持拉力F1、F2的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此时拉力F1、F2(选填“在"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后看到的现象是
18、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实验时,要将棉布或毛巾铺在      (选填"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
(2)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3)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4)根据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出:

①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②力是      (选填“维持”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的知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
(3)图甲中,若增大拉力,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8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N,图乙中,若增大拉力,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9N时,木块A上面的砝码 (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20、小明在做“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悬挂钩码(钩码的规格相同),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0

(1)实验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钢片的      来反映的。
(2)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小明能否得出“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的结论?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21、小明同学为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块砖和完全相同的三块海绵,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7

(1)该探究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 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相同时,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下 专项训练题(五)实验探究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