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与受力面积有关
2、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 .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 .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 .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 . 用力把铅球推出
3、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 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 . 匀速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
D .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4、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 .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 .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 .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5、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没有光屏,眼睛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像
B . 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C .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D . 凸透镜既可以成正立的像,也可成倒立的像
6、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40cm
B . 30cm
C . 20cm
D . 10cm
7、黄健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 . 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B .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C . 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
D . 实像和虚像都可在光屏上呈现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 . 将蜡烛和光屏都适当远离透镜
B . 将蜡烛和光屏都适当靠近透镜
C .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D .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9、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10、测体重时人站在体重秤上,其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 人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
B . 人受的重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
C . 秤受的重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
D . 人对秤的压力与人受到的重力
11、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 . 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 . 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 . 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
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 .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三、填空题(共7小题)
1、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蜡烛像.则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镜,蜡烛的像是 (虚/实)像.
2、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作用的缘故。建筑工人常用来检查墙是否砌竖直。
3、一起重机吊着重为5000N的物体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5000N;再吊着该物体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5000N。(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4、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A、B、C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在5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在桌面上匀速滑动。那么在匀速滑动过程中,物体B作用于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为N。物体B作用于物体C的摩擦力大小为N。桌面作用于物体C的摩擦力大小为N。
6、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是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由于汽车具有;当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水时大。
7、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公路边有许多警示牌。请写出其中的两条以上与惯性有关的交通安全警示语:
⑴;⑵。
四、实验题(共4小题)
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你的理由是:。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表现出来;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同时保持压力大小不变。
3、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五、作图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在图中分别画出3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3、高速运动的物体其所受的空气阻力一般就不能忽略了。请在图画出空中垂直下落的雨滴所受力的示意图。
六、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当小明用手握紧质量为500g的牛奶瓶静止不动时:
(1)画出牛奶瓶此时所受的力的示意图并计算牛奶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若将牛奶全部喝完后仍这样握紧空瓶(空瓶质量为总质量的十分之一)静止不动时,空牛奶瓶受到的摩擦力又是多少?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王刚和张明同学一起参加公益劳动时,如图所示。王刚用300N的水平力向右拉,张明用200 N的水平力向右推,刚好使一辆质量为60kg的垃圾车在水平路面上以2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
(1)求小车受到的路面的支持力的大小;
(2)小车受到的路面的阻力的大小;
(3)突然,张明停止了推车,只有王刚用300N的水平力拉的小车直线前进得越来越慢,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求小车此时所受的合力为多少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