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2、下列盐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 . CuCl2    B . AlCl3    C . FeCl3    D . AgCl
3、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A .     B .     C .     D .
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橙子榨汁 B . 海水晒盐 C . 铁锅生锈 D . 石蜡熔化
5、2H2O2表示( )
A . 2个氢分子 B . 4个氧原子 C . 2个水分子 D . 2个过氧化氢分子
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7、深圳市大力倡导“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以下物质不能投放到图示垃圾箱的是( )

A . 塑料瓶 B . 旧报纸 C . 香蕉皮 D . 玻璃制品
8、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大会在中国举行,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 . 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 . 加高燃煤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C .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 D . 所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入
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滴加溶液 B . 加入固体 C . 点燃酒精灯 D . 加热液体
10、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的更快—分子运动加快 B . 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体积变大 C . 过氧化氢可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 . 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11、我国拥有LED技术(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自主知识产权。图a、b分别为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原子核内有7个电子 B . 氮化镓的化学式可能为GaN C .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 . 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12、等质量的Zn、Al粉末分别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曲线a表示的是Al B . 放出H2质量:Zn>Al C . 产生H2速率:Zn>Al D . 产物中金属离子的化合价都是+2
13、阿莫西林是一种很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 下列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阿莫西林中含有16个碳原子 B . 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个原子 C . 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D . 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
14、已知:Fe、O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比为7:2。现有Fe、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的氧化物,则该氧化物中Fe的化合价是( )
A . 0 B . +1 C . +2 D . +3
15、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 .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酒精是最理想的燃料 C . 植树造林能有效缓解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 D . 煤燃烧时放出SO2、CO2等污染物,溶于水形成酸雨
16、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一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B . 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 .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D . 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1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如图所示,a为氧气,b为氢气 B . 电解水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 污水过滤后得到的水不能饮用 D . 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KClO3=KCl+O2 B . Ca(OH)2+CO2=CaCO3+H2O C . CO2+C 2CO↑ D . Mg+2HCl=MgCl2+H2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分离木炭和金刚石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C

区分Fe粉和Cu粉

分别向两种粉末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D

鉴别H2O和H2O2溶液

观察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20、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其中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B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C . 气体E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D . 红色固体G可由金属Ag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

二、实验题(共1小题)

1、依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718976388

(1)上述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在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O2 , 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装置D收集O2,则气体从端通入(填“c”或“d”)。
(3)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C收集CO2。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若在装置D中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入CO2,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三、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小组在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I.CO还原Fe2O3;II.探究产物成分。

图片_x0020_1128181444

(1)I.CO还原Fe2O3

检查装置气密性、添加药品、连接装置,接下来的操作是(填序号);

a.先通一氧化碳;b.先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2)写出该条件下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3)上图装置中不足之处是
(4)II.探究产物成分

对黑色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①经查阅资料可知,在不同温度下,该还原反应的过程如下:

图片_x0020_617214325

②已知Fe3O4、FeO 与稀盐酸反应不会产生气泡,与CuSO4溶液不反应。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关于黑色固体组成有很多种可能,现针对其中三种合理猜想进行探究

①Fe3O4和FeO

(写化学式)

③Fe .

实验验证过程如下:

操作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步骤1: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

固体:黑色固体完全消失;

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气体:有气泡产生。

步骤2: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CuSO4溶液,振荡。

固体: 黑色固体完全消失,

液体:

Fe+CuSO4=Cu+FeSO4

得出结论:猜想是正确的(选填“①”或“②”或“③”);

(5)称重分析:由以上实验可知,若有纯净Fe2O3 (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样品16g, 通入CO完全反应(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剩余固体质量为g。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废旧手机电路板中有Fe、Cu、Ag、Ni 等金属,下图是某工厂将废旧手机电路板先进行预处理得到的金属板,再进行回收金属的大致过程:

图片_x0020_1206376181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金属Ni(镍)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NiSO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操作①名称是,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2)过程II:发生了铁与硫酸镍(NiSO4) 的置换反应,综上判断:Ni、Fe与H相比较的活动性顺序应为,(用“>”连接)。
(3)过程Ⅲ:发生了反应2Cu+O2+H2SO4 CuSO4+);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的主要目的是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回收过程的主要优点是(写两点)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铜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物质中,如CuFeS2、Cu2(OH)2CO3、Cu-Zn合金等。
(1)金属Cu的用途。(写一条)
(2)写出CuFeS2中Cu的质量分数计算式(无需化简)。
(3)现要测定某Cu-Zn合金中Cu的质量。称取l3g该合金粉末于烧杯中,将稀HCl分三次倒入,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的稀HCl的质量/g

100

100

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16

0.16

①分析上表,恰好完全反应的是第次实验。

②计算:该l3g合金中Cu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