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依次是( )
A . 氧气、氮气、空气
B . 氮气、氧气、空气
C . 空气、氧气、氮气
D . 氮气、空气、氧气
2、下列实验相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自来水
B . 液氧
C . 碳酸饮料
D . 加热高锰酸钾后残留固体
4、物质在下列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电灯发光
B . 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C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 .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5、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 金属的锈蚀
B . 食物的腐败
C . 酒精的挥发
D . 动植物的呼吸
6、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气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A . 化合物
B . 混合物
C . 单质
D . 氧化物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滴加液体
C .
检验装置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8、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 二氧化碳+水→碳酸
B . 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C . 水
氢气+氧气
D .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9、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O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 . O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
C . 1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
D . 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10、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A . 2
B . 4
C . 6
D . 8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B . MnO2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 .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释放出O2
D . 电器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12、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除氧气的方法.下列物质中可选用的是()
A . 铁丝
B . 木炭
C . 红磷
D . 蜡烛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质只有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B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的过程是分解反应
C .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 . 凡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14、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彩球升空
B . 载歌载舞
C . 礼炮轰鸣
D . 国旗飘扬
15、下列微粒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①质了②中子③电子④分子⑤原子⑥离子
A . 只有④
B . 只有④⑥
C . ①②③
D . ④⑤⑥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和 .
3、实验步骤如下:A给试管加热;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C熄灭酒精灯; D装高锰酸钾于试管中; E 将导管移出水面;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G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的顺序应是: .
4、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致78%,21%,0.94%;0.03%、其他占0.03%。
5、细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在实验中可以看到,放热,并生成黑色固体。做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6、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N”的宏观意义:
“N”的微观意义:
“2N”表示: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如图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写出①﹣⑤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但是要在 放一团蓬松的棉花,作用是防止 。
(3)可以用C装置收集的氧气,原因是 ;还可用 装置收集的氧气,原因是 。
(4)利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上述 发生装置,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为 反应。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 作用。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最后结果保留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