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区二十二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是可分的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
2、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白糖熔化 B . 粮食酿酒 C . 电灯发亮 D . 锅炉爆炸
3、“绿色化学” 是未来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 采用深度填埋的方式处理工业垃圾 B . 采用新技术加高化工厂烟囱,将废气直接排入到高空中 C . 禁止化工厂进行化工产品的生产 D . 采用新型的清洁能源代替污染性能源
4、我们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净化后的空气 B . 冰水混合物 C . 惰性气体 D . 高山上无污染的洁净的湖水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给液体加热 B . 图片_x0020_100002 连接装置 C . 图片_x0020_100003 吹灭酒精灯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检查气密性
6、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以下元素符号的书写错误的是(   )
A . 钙Ca B . 氢H C . 钴CO D . 锰Mn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为监督改善环境状况,各地都加强了大气质量监测,在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中,以下未计入空气质量污染指数评价指标的是(   )
A . 二氧化硫 B . 臭氧 C . 二氧化碳 D . 可吸入颗粒
8、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078595091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 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 C . 反应前后共有三种元素 D . 参加反应的 图片_x0020_1938105745图片_x0020_1822967172 的分子数比为2:1
9、下图是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关于钡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747283743

A .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一个钡原子的核外有81个电子 C . 原子序数为56 D . 一个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3g
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向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11、不能从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是(   )

图片_x0020_774090061

A . 核内质子数 B . 核内中子数 C . 核外电子数 D . 核电荷数
12、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 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约是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的2倍 C . 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电解水中加入稀硫酸或硫酸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导电性
13、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体积和质量都比原子大 B . 分子之间的间隔比原子之间的间隔大 C .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也在不断运动
14、化学相关概念在逻辑上可能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280063688

A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C . 氧化物与单质属于包含关系 D .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5、同学们在做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部分同学向收集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并未浑浊。此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 检查收集呼出气体的装置和实验方法是否有不符合题意 B . 检查澄清石灰水是不是失效 C . 再次实验,看是不是还会出现相同实验现象 D . 向老师请教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然后填写实验报告
1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量筒摆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倒入液体后,他俯视读数为21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仍然俯视读数为11mL,那么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 大于10mL B . 等于10mL C . 小于10mL D . 无法确定
17、在配制氯化钠溶液时,需要称量12g的氯化钠固体,在称量时若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则应采取正确操作是(   )
A . 取出一些氯化钠固体 B . 再加一些氯化钠固体 C . 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 D . 减少砝码或移动游码
18、下列有关液体药品的取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取用液体药品时一定会用到胶头滴管 B . 在加热液体实验中,液体试剂的取用量最多是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 . 没有说明液体试剂的取用量时,一般按4—5毫升来取用液体试剂 D . 定量量取50mL以下的液体试剂,都用50mL的量筒
19、下列对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中含有氧气

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

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硫、磷、镁、铁在氧气中燃烧都只生成一种物质

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

电解水只生成了氧气和氢气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A . A   B . B   C . C   D . D
20、现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高锰酸钾,B是高锰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277389148 B . 图片_x0020_1908375306    C . 图片_x0020_199791574 D . 图片_x0020_955903497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给下列物质进行分类,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填空:

氢氧化钠、氯酸钾、海水、食盐水、铁、稀有气体、冰、液态氧、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铜矿石。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2、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有关信息,请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图片_x0020_679379775

(1)图中不同元素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位于第周期。
(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A Be,Al           B N,P           C S,O           D Cl,Ar

(3)请画出12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得到”或“失去”)电子变为离子。
(4)第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每空写一条变化规律即可)
(5)写出一个核外电子排布与氖(Ne)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个:阳离子:,阴离子
(6)根据图中信息,一个二氧化碳(CO2)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每到夏天汛期,长江的水就显得特别浑浊,学校化学兴趣小组采集了一些江水样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一些有关于水的实验:

图片_x0020_1850783234

(1)操作a的名称是,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在进行蒸馏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蒸馏烧瓶里加几片沸石,目的是;蒸馏实验中水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在实验室中进行电解水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实验的文字表达式是
(4)可以用来检验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如图是实验室中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513649751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通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装置,如果想要获得较为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择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如果利用如图装置(集气瓶中是空气)作为收集装置,那么氧气应该从导管(填“a”或“b”)进入集气瓶,验满的方法是

图片_x0020_189198024

(4)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已知实验室通常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则应选用图中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装置作为收集装置。
3、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探究实验。

图片_x0020_1448788728

(1)如图,在进行实验前,检查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用燃烧红磷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这个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名称)。
(3)根据实验目的要求,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中寻找红磷的替代物,该替代物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等(写两条)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将氧化铁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该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不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氧化铁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同学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气体的制取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过氧化氢溶液温度℃

氧化铁质量g

收集40mL氧气所用时间s

5

10

20

0

128

5

10

20

0.5

28

15

10

20

0.5

10

5

10

50

0

55

(1)通过实验①和④可知,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定量比较反应快慢,除了上述实验中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
(2)通过实验对比可知,加入氧化铁后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它在反应前后的没有发生变化。
(3)如果将一定量的1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氧气的总量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实验证明氧化铁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的催化剂,请你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上述实验验证了一些影响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的因素,那么你认为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还可能与因素有关,你的实验验证方案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安庆市区二十二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