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加水质量 | 1000g | 1000g | 1000g |
烧杯内NaCl晶体剩余情况 | 有 | 无 | 无 |
则第三次加水后,烧杯中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的范围是( )
二、填空题(共2小题)
①空气
②磷酸二氢铵
③小苏打
④合成橡胶
三、流程题(共2小题)
①请将图2中方框内微粒补充完整。
②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均不发生改变。
③该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化学符号)。
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的精盐是(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四、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五、实验题(共2小题)
①400℃时,反应的固体产物中含有Cu和。
②500℃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用CO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反应温度至少要控制在℃以上。
六、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步骤:
①称取10.0g樟脑丸溶解于40.0mL无水酒精中得溶液a。
②向35.0g水中依次加入2.5gKNO3和2.5gNH4Cl,制得溶液b。
③将a、b两种溶液倒入容器中混合,密封即制得“天气瓶”。
④模拟不同的天气情况,将制得的“天气瓶”置于不同的温度和大气压的环境中,并记录析出晶体情况如下:
| 0℃ | 20℃ | 40℃ |
101.3kPa | | | |
100.5kPa | | | |
99. 7kPa | | |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蓝色石蕊试纸
d.红色石蕊试纸
(实验探究1)取出容器底部剩余的固体物质,用水清洗后干燥,分成甲、乙两份备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①用磁铁靠近固体物质甲 |
固体物质(填“能”或“不能”)被吸引 |
固体物质中不含铁单质 |
②将固体物质甲放入20%的盐酸中 |
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
固体物质主要是氧化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猜想假设)气体中除了可乐本身含有的CO2外,可能还有H2。
(查阅资料)①H2可以还原CuO,生成Cu和H2O。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实验探究2)将逸出气体依次通过如图的组合装置。
①NaOH溶液的作用是。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现象,证明逸出气体中含有氢气。
(提出问题)铁钉表面已变光亮,而容器底部有大量铁锈剩余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①可乐太少,酸性物质量不足。②可乐酸性弱,与铁锈反应太慢。
(实验探究3)取可乐与锈铁钉反应后的剩余液,测得溶液仍然呈酸性,猜想①不成立。
(查阅资料)3%的稀盐酸pH约为1,某品牌可乐的pH值为3.39。质量分数为3%的稀盐酸比该品牌可乐的酸性(选填“弱”或“强”)。
(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4)的不同反应现象可得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有关。猜想②成立。
将(实验探究1)和(实验探究4)中废液混合,得到澄清溶液100.0g,通过氯离子检测仪测得氯离子质量分数为7.1%。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好在废液中加入g氢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过滤后再将废液排放。